移至主內容

百年金面媽守護三芝福成宮

2025/07/07 12:00
4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低調古廟默默護佑三芝

在北海岸的三芝,也有一間歷史超過百年的媽祖廟,默默守護著在地居民。現在記者身後正式三芝福成宮,讓我們一起了解這座低調卻充滿故事性的信仰據點。

媽祖信仰遷徙故事坎坷

三芝舊稱小基隆,早在雍正年間便有漢人拓墾足跡,百年來信仰傳承不斷。福成宮的歷史,始於一尊從台北府天后宮搬遷而來的媽祖神像。地方上流傳,明治44年台北大水,廟宇被洪水沖毀,媽祖因此遷移。但這場遷移,背後其實不只是天災,那是一段,信仰與政權碰撞的時代。

福成宮主委 葉藤吉

說是說颱風淹水 其實那個時候是 他日本人他沒有

台灣這種宗教信仰 所以他說要改造 怎麼樣就把它撤掉了

官拜等級一稱的金面媽祖

不同於一般常見的粉面或黑面媽祖,福成宮所奉的神尊為「金面媽祖」,相傳為清朝皇帝賜予劉銘傳所供奉的神像,也因此被視為具有「官拜」等級的尊崇地位。

福成宮主委 葉藤吉

那個神尊 是清朝皇帝 賜給劉銘傳拜的神尊

官拜的媽祖 才能做金面 普通一般老百姓拜的 粉面的 黑面的

雕刻間流轉的信仰與藝術

福成宮不僅保存媽祖信仰,更保留了當年舊廟拆除時留下的珍貴木雕藝術,從《劉備取漢中》、《趙子龍單騎救主》,到《雷震子》、《喜上眉梢》,陳列於廟中一隅,不僅展示藝術美感,更是信仰與文化融合的見證。

福成宮主委 葉藤吉

來到三芝再蓋的廟 上面我們那個陳列館

有那個古蹟 那個都是以前廟裡改修撤掉的

把它保留起來 民國七十年 已經很久

六十多年了 很多腐爛掉了 好的保存起來的

廟在城中 信仰在心中

對三芝人來說,福成宮不只是宗教場所,更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地商家 潘女士

我們家是做生意的 以前到現在

都聽老一輩的人在講 有賺錢 就要回饋

鄉里 還有廟宇 香油錢是心意

也是對媽祖的感謝就要

就要回饋鄉里 還有廟宇

香油錢是心意 也是對媽祖的感謝

孩子一同參與 信仰從小扎根

也有家庭,選擇讓孩子從小參與,信仰就在日常生活中自然延續。

在地信徒 華先生

我今天會帶小孩 帶老婆還有小孩來這邊拜拜

是因為這個媽祖廟 是我從小拜到大的

我來這邊 其實是主要祈求

我們一家大小 身體健康 這是我最大的祈求

福成宮百年靜守 信仰傳承

沒有萬人遶境,也不在鎂光燈下,三芝福成宮靜靜地矗立在北海岸,一百多年來,守護著地方,也守護著人心。從被倉庫塵封的金面神像,到如今靜謐卻堅定的信仰之所,福成宮的故事,還在繼續。

華岡新聞 華健丞 李文文 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