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心觀察 藏身工業區中的一塊「心福田」

2018/04/10 16:43
3,33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0:00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以下報導源自公民記者 輔大生命力
      原始報導連結:用心觀察 藏身工業區中的一塊「心福田」
      0330公視中晝新聞

      高雄市鳥松區有一塊「心福田」,創辦人黃淑娟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孩子,藉由秀明自然農法,以落葉堆肥不噴灑農藥耕種有機作物,並開設農務體驗課程,傳遞民眾友善農耕的理念。

      「心福田創辦人 黃淑娟」

      「就是你慢慢開始其實很快一年不用農藥 那些生物就慢慢回來了 像現在裡面有發現的生物已經大概至少20幾種以上 就是像瓢蟲啊那個像水菜 青蛙啊

      我們希望農家可以自己留種 然後自己留種的話 因為種子它會有記憶 它的下一代會比上一代更耐病蟲害更抗寒 然後也會長得更好」

      黃淑娟認為,若是消費者不願意消費,友善農耕的農家為了生計,仍會選擇放棄,反觀當消費者願意購買,以慣行農法耕作的農家,也會願意轉向。

      「心福田創辦人 黃淑娟」

      「希望有一個比較穩定的 比如說批發市場或者是平台 可以幫他們就是直接跟他們契作 或者是他們有生產東西就可以交回平台 這樣其實農夫他的收入穩定了他就會願意改變」

      農耕本身就會破壞大自然,若農家在耕作時能從自身出發不噴灑農藥化肥,就能將傷害降到最低,透過人與自然和諧的互動,學習與環境共處。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