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對抗廚餘 一年省下5億處理費
煮了一頓大餐卻沒吃完,整鍋倒掉就好了?在韓國,廚餘處理得按重收費,韓國政府用了一個神奇小工具來秤重,有效減少20%廚餘量。
![]() |
(圖片來源:韓國環境部) |
韓國主婦每次用餐飯後最大的煩惱,應該就是廚餘回收要收費。如果剩菜沒吃完,要秤重付處理費,那你會把菜全部吃掉? 剩菜做成便當? 努力乾燥廚餘減輕重量?還是想一想,要不乾脆少做幾道菜?
韓國飲食文化尤其重視小菜,韓劇裡的家庭用餐,往往是一鍋湯,然後一碟碟小菜擺滿整桌。小菜看似簡單,但製作手續繁複,會出現大量的蔬果外皮,滷汁跟高湯也有許多廢棄的小魚乾跟海帶等湯底料。韓國環境部的廚餘浪費調查指出,韓國的小菜文化與過多樣類的飲食準備,是廚餘的主要原因。此外現代韓國人外食增加,家中多出的食材來不及處理,壞掉直接丟棄也是廚餘的主要來源。
廚餘重量制收費,隨袋徵收
韓國每一年的廚餘以6~7%的趨勢增長,一天約產出1萬4千噸的浪費。2014年起,韓國政府決定全面以重量收費制,來控制廚餘的增加。
重量制收費,是把廚餘處理費計算在廚餘回收垃圾袋的費用中,廚餘回收垃圾袋一公升約70塊韓元(台幣1.9元)。一方面,多產生者付多一點比較公平,一方面也有嚇阻食物浪費的效果。韓國現在大部分的社區,都是採用這種方式,各區超商都有販賣這種垃圾袋,這是韓國實行最久、也最容易的作法。
大部份民眾對吃剩的食物無感,或許知道可以用來堆肥,卻不覺得有罪惡感,不知道廚餘再利用的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並且食物的腐敗會造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加劇空氣污染,處理過程也會耗費大量的能源。韓國政府算出韓國每1公升廚餘的處理費為180塊韓元(約台幣4.8元),金額看似少,但一旦量龐大,就是國家財政不小的負擔。以韓國一天約1萬4千噸來計算,國家每日必須花上252萬韓元(台幣68000元)來處理廚餘。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