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屏東六鄉鎮怒吼 伍麗華徐富癸促國防部拆解睦鄰惡法

2025/11/20 18:55
18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屏東六鄉鎮怒吼 

伍麗華徐富癸促國防部拆解睦鄰惡法

照片

六鄉鎮大會師 直指制度核心沈痾

【台北訊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報導】

        屏東縣境內因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長期以來承擔著國家安全的重責大任,是國軍進行各式火砲試射與實兵演訓的重鎮。然而,當戰機劃破天際、砲聲震撼山海的同時,在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交通權益乃至經濟發展,亦隨之付出了龐大的代價。為了解決長年以來「國軍訓場睦鄰經費」制度上的僵化與不公,立法委員伍麗華與徐富癸日前聯手召開了一場關鍵性的協調會議。

        這場會議在新國會的關注下顯得格外慎重,屏東縣受演訓影響最鉅的六個鄉鎮——滿洲鄉、牡丹鄉、車城鄉、恆春鎮、獅子鄉及枋山鄉,罕見地展現高度團結。各鄉鎮長、秘書及承辦課長全數列席,面對面與中央官員攤牌。會議的氣氛雖凝重卻充滿建設性,伍麗華委員開宗明義定調:「今天地方首長與幹部齊聚一堂,絕非為了情緒性的抗議而來,而是要像醫生診斷病情一樣,精準指出制度設計的荒謬與病灶,並提出務實可行的解方。」

        與會的兩位委員及地方代表一致向國防部發出強烈信號:國防部必須正面回應、積極檢討,不能再以官僚心態敷衍,絕不能讓這些顯而易見的行政災難,在明年繼續折磨基層公務員與受害鄉親。

 

評比機制失靈 

未見交通衝擊實況

        會議中首先被搬上檯面檢視的,是現行睦鄰等級評比配分的嚴重失真。長期生活在演訓區的居民指出,國軍演訓帶來的影響絕不僅止於「噪音」分貝數的測量,更巨大的衝擊來自於頻繁的「交通管制」。

        每逢大型演訓,主要幹道與海域的封鎖,直接切斷了居民的通勤路線,更讓原本依賴觀光收益的恆春半島經濟雪上加霜。遊客因交管而卻步、農產品運輸因封路而延宕,這些看不見的「經濟沈沒成本」,在國防部現行的評分表中幾乎被視為隱形。徐富癸委員在會中強調,交通管制造成的生活與經濟影響,必須在評比配分上獲得合理的權重反映,否則這套評比系統就是與現實脫節的象徵,無法真實體現鄉親為國家安全所做出的犧牲。

 

經費追不上通膨 

補助形同變相縮水

        除了評分機制的不公,補助額度的「凍漲」也是地方痛心疾首的議題。近年來,隨著國際原物料價格飆漲、基本工資調升以及整體營建成本的通膨,地方政府在執行睦鄰計畫時面臨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許多鄉鎮公所反映,過去一筆睦鄰經費或許能修補一條道路或整建一座活動中心,但在如今物價飛漲的年代,同樣的金額能做的建設規模大幅縮水。然而,國防部的補助標準卻未能與時俱進,依然停留在多年前的物價水準。地方代表沈痛表示,經費沒有隨著物價指數調整,實質上就是變相削減了對地方的補償。當中央高喊重視基層建設的同時,這套落後的補助標準卻讓地方政府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陷入有錢也做不好事的窘境。

 

漁會撥款亂象 

公所陷入核銷地獄

        本次協調會中,砲火最猛烈、爭議最核心的議題,莫過於海射擊訓練場必須撥付30%睦鄰經費給當地漁會的強制規定。伍麗華委員一針見血地指出,這項制度設計本身就存在著巨大的邏輯漏洞與行政風險。

        照顧因海域管制而受影響的漁民生計,絕對是天經地義,但國防部現行的操作手法卻是「張冠李戴」。國防部將這30%原本要給漁會的經費,不分青紅皂白地一併匯入鄉(鎮、市)公所的公庫,再要求公所轉撥或代為核銷。然而,鄉鎮公所是受嚴格《預算法》與《採購法》規範的公務機關,而漁會則是獨立的社團法人,兩者在法律屬性、行政制度以及會計核銷標準上,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

        這種便宜行事的做法,直接導致了基層公所的「核銷地獄」。公所承辦人員在面對漁會提出的單據時,往往因為不符合公務預算的核銷規範而無法過關,雙方因此產生摩擦與誤解。伍麗華強烈主張,國防部既然要補助漁會,就應該另予保障並擬訂專屬的補助標準與金額,建立直接的對口機制,而非將公所當作「過路財神」與「行政提款機」,強行將兩筆性質完全不同的補助金混為一談。

 

懲罰受害者 

預算遭扣的不公輪迴

        制度的混亂,最終演變成對地方的無理懲罰。最讓與會者感到憤怒的是,由於上述漁會核銷困難等結構性因素,導致部分鄉鎮無法在年度內完成經費核銷。依照國防部現行的僵化要點,這些因制度缺陷而未執行完畢的預算,不僅會被收回,更會成為隔年被「扣減預算」的理由。

        「這簡直是懲罰受害者!」地方代表痛批,明明是中央的制度設計不良導致核銷卡關,結果卻反過來指責地方執行不力,甚至削減隔年的睦鄰經費。這種惡性循環不僅嚴重干擾了地方行政的延續性,更讓第一線配合演訓的鄉鎮感到心寒。這種做法完全違背了「睦鄰」的原意,不但無法敦親睦鄰,反而是在製造國軍與地方政府之間的對立與矛盾,嚴重損害軍民關係。

 

立委三大訴求 

捍衛地方尊嚴與權益

        面對這場由制度造成的行政災難,伍麗華與徐富癸兩位委員展現了捍衛地方權益的堅定立場。在聽取各方意見後,伍麗華委員代表地方向國防部提出了具體且不容妥協的三大要求:

第一,立即啟動檢討,提出修正版本。 國防部不應再以研議為藉口拖延,必須即刻針對現行「睦鄰工作要點」進行通盤檢討,並承諾在明年初提出具體的修正草案,從法規面徹底杜絕亂象。

第二,經費准予保留,流用至115年度。 針對今年度因為制度性障礙而無法順利核銷的睦鄰經費,國防部應視為特殊狀況,准予保留並流用至民國115年度(2026年),絕不能讓地方鄉鎮因為中央的制度疏失而蒙受經費損失。

第三,調整權重級距,符合實際負擔。 要求國防部重新精算,將交通管制衝擊、物價上漲指數等真實變數納入考量,重新調整補助的權重與級距,建立一套公平、合理且符合現狀的評比制度。

 

睦鄰非施捨 

盼中央落實補償正義

        會議尾聲,伍麗華委員語重心長地總結:「睦鄰經費絕對不是中央對地方的施捨,而是國家因為訓練場地需求,對地方造成的損失所做出的合理補償。」這是一個關於居住正義與權利義務對等的基本原則。

        兩位委員強調,如果一項制度已經明顯不合時宜,甚至成為地方發展的絆腳石,那政府的責任就是立即改正,而不是抱殘守缺,讓地方政府年復一年地受困於錯誤的行政泥淖中。屏東鄉親支持國防,但這份支持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的犧牲。

        這場協調會不僅是一次行政流程的檢討,更是一次屏東偏鄉對於分配正義的怒吼。伍麗華與徐富癸承諾,將會持續緊盯國防部的後續作為,持續追蹤直到問題真正解決,確保每一分睦鄰經費都能真正落實到需要的鄉親身上,重建國軍與地方之間互信互助的良善關係。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