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台灣AED高密度下的難題 推廣應用受阻

2025/11/17 20:00
1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施佳妤/綜合報導】

台灣AED密度位居全球第二,但是使用率卻不到3%,原因包含AED分布不均、設置場所受時間限制等,再加上民眾常常面臨「拿不到、不會用、不敢用」等問題,而錯失黃金救援時間。面對現行民眾對急救醫療知識的不足,急救教育顯得格外重要。

傻瓜電擊器AED 救命的關鍵

AED全名為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是一種緊急救援的裝置。因為AED具備語音解說與圖示說明,並具偵測心律的功能,可在必要時提供電擊,且操作簡單、容易上手,能幫助未受過訓練的民眾操作,故而又稱「傻瓜電擊器」。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心臟病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二名,僅次於惡性腫瘤。不同於惡性腫瘤,部分心臟病發生的猝不及防,若能於一分鐘內即時給予去顫電擊,急救成功率高達90%,每延遲一分鐘,成功率將遞減7-10%。可見在緊急狀況下,AED成為救命關鍵。

照片

AED是心臟重新開機的幫手,也是搶救突發性心跳停止傷病患的關鍵。【記者 施佳妤/攝影】

AED分布不均 實際成效有限

台灣在公共場所已廣設超過1.5萬台AED,平均每萬人就有20台,密度僅次於日本。然而,近期台南市有民眾到運動場運動時突發意外,卻因該場地未設置AED,導致無法及時搶救,台南市政府體育局局長在市議會諮詢中回應未來將會盤點全市運動場館現況,並逐步完成全面設置。由此可見台灣AED密度雖高,但實際成效仍不足。

社團法人台灣愛陌生安全推廣協會執行長張歆晨表示,多數AED皆設置在市區、交通樞紐和學校中,但是社區公園、運動場所等地未被嚴格規範需設置AED,故而面臨AED分布不均的問題。

此外,許多偏鄉地區的AED也面臨數量不足的問題,多仰賴民間機構媒合和捐贈。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理事長楊嘉俊提到,由於當地醫療資源分散,居民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和距離才能就醫,故而AED的設置對偏鄉地區格外重要。

張歆晨說:「希望未來AED像便利商店一樣無所不在,可以解決AED無法擴及偏鄉的問題。」

照片

社團法人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協助媒合民間機構和企業捐贈AED至鄉鎮地區。【記者 施佳妤/擷取自台灣AED推廣教育協會平台】

使用率僅3% 應用層面阻礙多

除了分布不均的問題,AED的應用也面臨許多挑戰。根據衛福部統計,AED的使用率不到3%,民眾常常遇到「找不到、拿不到、不敢用」的困境。張歆晨分享,因為沒有一個統一、即時更新的地圖可以查詢AED的位置,再加上部分AED設置在門禁區內,受營業時間限制,或是有些業主將其視為私有財產,不願意外借,導致取得AED的難度高。

民眾即使拿到AED卻不敢使用的狀況,也是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張歆晨說:「有些人可能會怕用錯、怕害到人、怕承擔法律責任。」然而,《緊急醫療救護法》中已有免責條款,民眾只要在合理救援狀況下操作AED皆會受保障,張歆晨強調:「大家只要更勇敢一些,就有機會救人一命。」

楊嘉俊也指出,有些民眾對於AED的電擊功能存有疑慮,擔心電擊是否會傷害旁人。他說:「其實AED的電擊是非常安全的,正常的觸碰下並不會有很大的危害,但如果不使用它電擊,可能會耽誤黃金救援時間。」

急救教育的未來 動手救人為關鍵

民眾不敢用的困境,原因包含急救教育的不足,造成對緊急醫療領域的資訊落差。張歆晨說:「台灣許多急救教育為一次性上課,考完試、拿到證照後就結束了,可是救人就跟運動一樣是需要肌肉記憶的,如果沒有反覆練習,幾個月之後就會忘光。」再加上,很多教學會注重在CPR<註一>,AED卻常被簡單帶過。然而,AED與CPR其實是相輔相成的救命搭檔,即使一個人全力進行CPR,也只能維持約一分鐘。張歆晨強調,AED的訓練不應是附屬,而是要放在急救教育的核心。

面對現行民眾對緊急醫療知識不足的問題,楊嘉俊分享,除了邀請醫護單位、消防隊員進行教學,也可以落實在公民教育,將AED的訓練納入義務教育,並將課程設計的淺顯易懂、讓大家敢操作、容易複習。

此外,張歆晨也提到,除了建立志工隊,將其納入通識課或是服務學習的時數,也可以在學校各大活動中定期設置CPR一分鐘挑戰及AED實戰體驗區,以遊戲競賽的方式讓大家可以用「玩」去學習,加深記憶。張歆晨說:「急救教育的最終目的不只是知道AED跟CPR是什麼,而是真的當有人倒下的時候,你知道怎麼使用AED,可以去動手救人。」

照片

社團法人台灣愛陌生安全推廣協會藉由舉辦急救課程和公益活動,協助民眾更深入了解急救的知識。【記者 施佳妤/擷取自台灣愛陌生安全推廣協會平台】

當心跳停止的時刻,是黃金救援時間的倒數計時。台灣在AED的推廣和應用上仍有許多挑戰,除了急救教育的改善,也有待政府訂定更完善的法律規範,讓AED的設置更全面。唯有如此,民眾在危急時刻才能立即取得AED並正確使用,讓緊急醫療成為生活中的常備技能。

<註一>CPR:又稱心肺復甦術,當呼吸終止及心跳停止時,合併使用人工呼吸及心外按摩來進行急救的一種技術。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