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2026年5月起實施高齡換照新制安全駕駛安心回家

2025/11/05 13:40
4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朱水文

高齡換照新制2026年5月上路!
交通部特請沈文程代言人,
並請 2位專業醫師邀長輩從醫學角度談高齡駕駛。
        交通部於2025年11月4日假臺北市區監理所士林監理站舉辦「高齡換照新制代言人暨宣導影片發布記者會」,正式宣布將於2026年5月起實施高齡換照新制,並邀請資深藝人沈文程先生擔任政策代言人,以親切溫暖的形象向社會傳遞一個重要訊息:「換照不是限制,而是安心的開始」。
照片

        交通部部長陳世凱於致詞[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越來越多長輩持續開車、參與社會,因此「保障高齡駕駛安全」既是挑戰也是責任。這次換照新制並非剝奪權利,而是透過醫學評估、教育課程與貼心配套,讓長者能夠更長久、更安心地開車或騎車,同時讓家人們也放心。]
照片
        陳部長另表示,根據交通部統計處與公路局的民調顯示有超過八成民眾支持高齡交通安全政策的這項作法,代表的不是限制,而是關心及愛。強調保障長輩的行動權益,是我們的優先目標與方向,「這項政策的推動,不是要取代長輩的選擇,而是提供更安心的選擇」。
 陳部長提到,七十歲換照政策,從明年五月開始會有兩年緩衝期,超過七十歲的長者們,來到監理所站會提供換照服務,換照過程絕對不是禁止,也沒有考試,但有兩件很重要事情:
第一個要讓醫生確定身體狀況,也就是要經過體檢部分,體格檢查是確認我們的硬體是沒有問題的;
第二件事是提供免費交通安全教育課程的服務,提供這服務原因是大部分民眾考照年齡,大概是20歲左右,到了70歲時,已經過了50年,交通法規其實也已不一樣,甚至路上標誌、標線也都不太一樣,所以希望交通觀念也要更新。經過體檢代表硬體確認;上過教育課程跟危險感知體驗則表示軟體更新,才讓長者開車上路。

        交通部在今年在6-8月間,積極走入民間,在全國20縣市,共計22處的廟口辦理「換照保平安」宣講,累積超過3千位長者們了解這項政策。接下來自11月中旬起,於全國辦理7場「高齡換照講座—醫師出任務」系列活動,邀請凱旋醫院副院長黃敏偉、台中榮總精神部主任侯伯勳等專業醫師,地點包括臺中、南投、新竹市、屏東、高雄及彰化等地。講座將以醫學角度說明高齡者身體機能退化對駕駛安全的影響、慢性病與藥物交互作用的潛在風險,並由監理人員現場解說2026年新制內容,協助長者瞭解換照流程與注意事項。
       此次新制推動的目的在於關懷高齡駕駛安全,而非限制長者開車權利。
      
七十歲換照政策
       依新制規定:滿70歲長者,須通過體檢並完成安全教育課程後,即可換發駕照,有效期限至75歲;滿75歲長者,維持3年換照制度,除須通過體檢及安全教育課程外,並須通過認知功能測驗,方可換發有效3年的駕照。       
主動繳回駕照高齡者TPASS乘車回饋措施
        交通部自2026年1月起推出「主動繳回駕照高齡者TPASS乘車回饋措施」。凡70歲以上主動繳回駕照者,公路局將提供TPASS電子錢包乘車支出每月50%回饋金,每月上限1,500元,每人可申請一次,補助期間2年。該措施涵蓋公共運輸及計程車支出,協助長者有充分時間適應交通工具轉換並培養公共運輸使用習慣。

       交通部也指出,為配合高齡換照政策推動,特別與代言人沈文程合作,於公園、登山步道入口等長者常活動地點辦理快閃宣導,傳達「沒有禁止長輩開車、而是多一份安全關懷」的理念,讓每位長輩都能安心開車、開得更久也更安全。未來也將持續透過「公共運輸發展計畫」協助地方政府強化路網與改善偏鄉交通,打造一個高齡者能自在移動、安心出行的交通環境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