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跨越時空與文化:春日鄉參訪團走讀卑南遺址,見證史前文明專業典範

2025/11/04 17:19
2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春日鄉公所訪卑南遺址

深探史前文化底蘊 汲取社區治理永續新視野

照片

走入史前文明的場域

春日鄉公所參訪團取經卑南遺址文化公園

【屏東-台東訊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2025.11.4.】//春日鄉公所//卑南遺址文化公園//文化資產保存//史前文化//石板棺//專業導覽//文化活化//社區治理//文化永續//

        為積極推動在地文化資產活化與社區永續發展,屏東縣春日鄉公所於今(4)日舉辦「114年度鄉外社區業務參訪」。此行鎖定臺灣最重要的考古聖地之一——臺東縣的卑南遺址文化公園,作為深度學習的目的地。參訪團由秘書涂秀蘭、課長楊郁芳及承辦人柳佩汝全程陪同,旨在親身取經卑南遺址在文化保存、專業展示及教育推廣方面的成功經驗,為春日鄉未來擘劃文化治理藍圖,帶回了極具啟發性的新思維與實務操作典範。

照片

地層紋理訴說千年故事

從實地踏查體悟卑南文化的「高文明性」

        卑南遺址是臺灣規模最大、地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史前遺址之一,被指定為國定一級古蹟,擁有橫跨三千多年前的卑南文化層。春日鄉參訪團員的實地走訪,遠超於一般的觀光行程,更像是一場深度、專業的考古教育課。在館方資深解說員的精準敘述引領下,團員們得以近距離觀察遺址發掘現場,包括壯觀的史前墓葬群與數十座石板棺的原址展示

        解說員詳盡解釋了卑南文化獨特的石板棺葬文化。這些石板棺排列整齊,多採南北向,部分棺內發現了玉製和石製的陪葬品,如精美的玉玦、玉管、玉矛等,這清晰地揭示了當時社會已存在社會階層分化複雜的信仰系統。此外,發掘現場清晰可見的文化層堆積,其地層的顏色、質地與包含物的變化,精確地訴說著聚落數千年來的興衰更迭遷徙脈動

        團員們專注聆聽,對於卑南文化在玉器、陶器工藝技術上的精湛程度感到震撼。這些磨製精美的器物,展現了遠古住民高度的工藝技術審美觀。透過解說,參訪團了解到,卑南遺址的考古發現不僅僅是文物的堆砌,更是重建臺灣史前史、理解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的關鍵線索。這種由點(文物)到線(地層)再到面(社會結構)的專業敘事方式,讓團員們深刻體悟到,一個優質的文化資產展示,必須建立在紮實的考古學研究精確的科學證據之上。

照片

專業典範的啟示

借鏡卑南在文化保存 活化與導覽制度的高度專業

        此次參訪的關鍵目的,在於「借鏡」卑南遺址文化公園在文化資產管理上的高度專業化與系統化運作。春日鄉公所團隊特別針對以下幾個專業面向進行了深入考察與筆記:

1. 遺址保存技術與環境監控

參訪團員了解到,卑南遺址的保存面臨著風化、植被生長人為擾動等多重挑戰。文化公園採取了多種專業技術來進行維護,例如對外露地層進行穩定處理、設置恆溫恆濕的展示空間以保護脆弱文物,以及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IS)進行遺址範圍的監控與管理。這種科技與人文結合的保存模式,為春日鄉未來推動其在地文化舊址的保護,提供了具體的技術性參考。

2. 展示教育的「轉譯」策略

卑南遺址的另一成功之處在於其卓越的知識轉譯能力。考古學的專業知識往往艱澀難懂,但文化公園透過精心的展示設計,將複雜的史料轉化為大眾可接受、具教育意義的語言。這包括:

  • 模型與復原: 透過 1:1 的聚落生活場景和石板棺模型復原,讓參訪者直觀理解史前生活。
  • 互動式體驗: 設置陶器製作、石器磨製等體驗區,讓遊客透過動手操作,加深對史前工藝的理解。
  • 多媒體導覽: 運用影片、虛擬實境(VR)等現代科技,跨越時空限制,重現卑南人的生活樣貌。

        這種「化繁為簡」「寓教於樂」的展示策略,極大地啟發了春日鄉公所團隊。公所認識到,要活化春日鄉的排灣族文化與文史資產,必須學會運用現代的策展與媒體技術,讓傳統文化不再只是靜態的展示,而是成為動態、有吸引力的文化體驗產品

照片

3. 導覽制度與人才培訓

        卑南文化公園在導覽員的專業培訓與認證制度方面,展現了高標準。導覽員不僅具備豐富的考古知識,更能以生動活潑的方式與不同年齡層的遊客溝通。春日鄉公所意識到,在地文化的永續發展,關鍵在於人才。未來公所將借鑒此經驗,考慮建立一套更嚴謹的在地文史導覽人才培訓機制,培養一批具備專業知識、熱愛家鄉文化的導覽尖兵,確保文化敘事的深度與品質。

        公所秘書涂秀蘭總結,卑南遺址的經驗表明,優質的文化資產管理,是地方文化治理成熟度的體現。這次參訪不僅深化了對史前文化資產的認識,更是一場關於當代文化治理策略文化永續新視野的全面啟發。

照片

溫馨交流的插曲

旅途中的歡聲笑語與團隊凝聚

在密集的學習與考察行程之外,春日鄉公所參訪團的旅途也充滿了溫馨與活力。此次行程由秘書、課長及承辦人柳佩汝細心規劃,確保了學習與交流的平衡。在往返臺東的長途車程中,公所團隊成員展現出極高的向心力與熱情。

        車內不時傳來歡快的歌聲,團員們藉由歌謠輕鬆交流,舒緩了長途旅程的疲勞。這種非正式的互動,有效地拉近了彼此的距離,增強了團隊的凝聚力。途中,一句成員突發的「我要買檳榔!」生活化且逗趣的發言,更是瞬間引爆了車廂內的哄堂笑聲,為這趟嚴謹的知識考察之旅,增添了親切的人情味與輕鬆幽默的氣氛。這些溫馨的交流插曲,印證了春日鄉公所團隊的團結與活力,也為他們未來共同推動鄉務工作打下了更堅實的合作基礎。

照片

 文化資產為鑰 

啟動春日鄉永續發展新章

        春日鄉公所這次對卑南遺址文化公園的深度參訪,成果豐碩。團員們不僅親身見證了史前文明的震撼,更藉由對其專業保存與活化細節的考察,找到了將春日鄉排灣族文化與文史資產系統化、精緻化的有效路徑。卑南遺址的成功經驗,為春日鄉啟動文化永續發展新章提供了具體的策略藍圖。公所團隊將帶著這份寶貴的啟發與新視野,致力於讓在地文化資產成為推動春日鄉永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