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一捲情懷 網絲肉捲的百味人生

2025/10/27 20:00
1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記者 施佳樂、蕭羽蔓/嘉義市報導】

嘉義東市場不只是買賣的地方,攤位間瀰漫的油香與人聲,承載著城市的記憶與味道。這家已有四十年歷史的網絲肉捲,堅持以傳統手藝守住老味道,從家族傳承到二代的機械化改良,每一步都充滿人情與溫度,也讓一捲肉捲成為時間與記憶的連結。

晨光裡的東市場日常

天色微亮,嘉義東市場的燈光早已亮起。攤販與熟客的寒暄交織食物香氣,組成嘉義人的晨間日常。肉捲攤也悄然開工,從拌料到油炸,四十年來的手藝依舊如一。

肉捲店老闆娘 賴素珠:「這項技藝是我娘家的爸爸,他以前都會去辦桌,是以前很年代的時候是辦桌菜,一個總鋪師辦桌師傅他有兩樣菜,肉捲還有魚翅羹,這兩樣做的好吃的話,人家就說這個總鋪師很會做菜。」

繁複工序中的傳統滋味

網絲肉捲是嘉義人熟悉的古早味,豬網紗包裹以魚漿、豬肉絲、豆薯等食材製成的餡料,油炸後帶著濃郁豬油香。然而豬網紗從清洗、保存到包捲都耗時費工,許多店家改以豆皮取代。

肉捲店老闆娘 賴素珠:「(豬網紗)又不會吸油,(豬網紗)是會把油又炸出去,像你會越炸越多油,不會說會像豆皮腐皮,(豆皮)炸會吸油。」

肉捲店老闆娘 賴素珠:「不用這個網絲就是太麻煩了,什麼都要洗,要洗還要一直要換水,以前用人工洗,說實在的我們都洗好幾個小時,好幾個人在洗。」

以新手法守住舊味道

即使製作過程不易,老闆娘仍然堅持使用傳統豬網紗,對她而言,這不只是做生意,而是把家裡傳下來的味道繼續做下去,而如今,這份堅持也由下一代接手延續。

肉捲店老闆娘 賴素珠:「這個傳承,就像我爸爸以前,他做的東西我們都很喜歡吃,我想說我做這個人家也很喜歡吃。」

肉捲店二代經營者 孟崇:「我覺得如果要接,你就不要隨便改變,要改變可以,但是不可以忘記原本的東西,你給消費者的,就是要跟原本一模一樣的。」

肉捲店二代經營者 孟崇:「(經營上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比較機械化,尤其是疫情之後,這個(缺工)問題更凸顯了,有一台機器,投資就要大概十幾萬了,但是在老一輩的前面,你要叫他拿那麼多錢出來,這是不容易的,是我媽媽有支持我們,那我爸爸,在我買回來使用過一陣子之後,他才會發現,原來真的有節省,他才是認同。」

二代經營者引進機械化設備,減輕負擔之餘,也希望讓傳統製程能在現代市場中延續,每一捲肉捲包裹著嘉義人記憶裡的味道。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