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大阪世博落幕|官方稱賺錢,但真相是虧了近千億日圓?

2025/10/16 18:07
261次瀏覽 ・ 1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官方稱賺錢,但真相是虧了近千億日圓? 文/ karsonchan

歷經 184 天的大阪世博落幕,這是繼 1970 年後大阪第二次舉辦世界博覽會。官方和媒體隨即宣稱:「世博賺錢!」入場人次與收入亮眼,但真相真的這麼簡單嗎?以下為你一一拆解。

龐大建設費不翼而飛

世博剛結束,官方喜訊便稱世博賺錢,但其實建設費 2,350 億日圓並未計算在內。如果算上建設成本,世博實際虧損約 970 億日圓。

這個一直不被看好的年度盛事,最終吸引了超過2500萬入場人次、收益有近280億日圓(約59.2 億台幣),連帶周邊商品、飲食等收入,總收入更上看約1380億日圓,令外界刮目相看。

若把收入減去營運開支的1,160 億日圓,世博的確如官方所說帶來了220億的盈餘,換言之世博是賺錢的。

不過,主辦方居然沒有把的建設費計算在內。如果把2,350 億扣除,整個世博其實還要倒貼970億,令日本人自己都感到震驚,近日就在網上引起熱議。

建設費高,主要是因為這次的世博建設在大阪灣人工島「夢洲」之上,巨型的木建築包圍整個園區,為了夢洲,日本更把南港線(New Tram 南港港城線)延伸至夢洲站。

照片

世博對日本經濟提振有限

世博是賺、是賠很難一概而論,但對於今天經濟疲軟的日本而言,世博只是杯水車薪,因為對於很多人來說,世博僅是附加行程

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的估計,大阪世博會的國內經濟波及效應約為 2.9 兆日圓,其中約 1.6 兆日圓 集中在大阪府內。聽起來振奮人心,實際只有很少人真的為了世博而到日本旅遊。

《朝日新聞》在2024年6月便進行過調查,81%的日本人表示無意參觀世博,其中62%的受訪者來自大阪府,試問連本國人都吸引不到的世博,又怎能吸引外國人買機票到訪日本呢?

同一項調查更揭露,86%的受訪者反對使用公共資金舉辦該活動。

世博熱潮背後,是官方盈餘與建設成本的巨大落差;短期亮眼的人潮與收入,掩蓋了長期財務與經濟效益的不足。亮眼數字背後,其實暗藏玄機。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