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社區迷你古箏音樂會 激起文化街的雛形

2025/09/21 10:38
3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台北內湖的社福大樓 婦女培力中心
今天舉辦了一場精緻 迷你的古箏音樂會
吸引了眾多音樂愛好者的參與
舞臺上演奏者是擁有30年
豐富經驗的東湖里 里長之女
她以師範大學 民族音樂系 碩士的專業背景
為觀眾帶來了一場精緻的視聽盛宴


我是古箏演奏家 邱思笛
邱朝祿 里長是我爸
非常謝謝大家
今天來這個古箏的音樂會
好那我們通常第一場就剛開始
就會先給大家帶來一首樂曲
就直接先用聽的呃
會比較快進入狀況
第一首為大家帶來的
是非常熱鬧的"豐收鑼鼓"
謝謝
其實正常來說
現在我們常看到的古箏呢
它的身高
它長度是163公分
163多高呢 就跟我差不多高
現在現場在看到的這一台是100公分
啊就是它 其實呢也是旅行箏
旅行可以
雖然說旅行啊
但是其實你旅行的時候
不會想要帶樂器去
不會想要帶樂器出門
只是說因為它是比較 簡短
比較裁短 比較方便攜帶的款式
所以我們都叫它旅行箏
那這種這個
這種旅行箏
它還是保留了
我們現在21條弦的這個形式
大家剛剛看到我在彈琴的時候
其實主要都在這邊對不對
其實古箏在彈的時候
我們確實就是是在靠向我的右手邊
這邊那有個調音的部分會在箏頭這邊
古箏呢
它上面有看到這個像橋一樣
叫它琴馬也有一個說法叫雁柱
你看這個名稱其實不是很重要
就是聽完忘記了也沒有關係
反正記得有點像一個橋
琴橋或者琴馬在上面
然後這個琴橋
這個琴馬會把弦分成兩邊
一邊是可以彈的
然後一邊主要是按
但是以聽覺來說的
這位算我們叫它 做 滑音
  ..聲音
它就是在弦的左手邊把它做出來的
那比較現代的一點的演奏方式
我的左手會像鋼琴
一樣會跑過來
右邊有音高的
這邊伴奏
那這邊呢
為什麼一直沒有動它呢
它這邊就是因為我們雁柱
在擺上去之後 音高是固定的
就是這一塊
右手邊這一塊是固定的
所以大部分  演奏都在這邊
左手這邊是不演奏的
呃唯一會演奏的狀況就是在做特效
例如說那個西江月
有阿飄出現了
你就會做一點特殊的音效出來
粗到細的排列


好就是這個音有分高跟低嘛

那我們在彈的時候就是它有分粗細
哎那這個是我們現在一般的這個琴
好那現在看到它只有do re mi so la
那fa si音是要按出來的
所以說我們現在在彈

彈一些像是傳統民謠啊
它還它還是可以
就是能能夠就是演奏的啊
例如說我們來一首"望春風"
這個也是  謝謝
單手不用左手去按它也可以彈
然後我就一手拿一手彈
好那不要  "望春風"
還有比較像呃
"桃花過渡"
這個也都可以 彈
就是五聲音階
傳統民謠
這個都可以彈奏出來哎



以前我當里長的時候
一個月辦兩次的這個音樂會
那時候你女兒還小
那時候不知道有沒有參加過小
哎有呦
小小學小學時候
就在我們20多年前就在這個4號公園嘛
那時候就邀請我們學校的東湖國小啦
東湖國中啦
還有一般幼兒園
還有社區的人士啊
每個月辦兩場的這個音樂會
那個每次都客滿
我是地方啊
社區真的需要一些藝術文化方面的
陶冶 陶冶情性
以後我就想往藝術文化各方面走
將來我們就打算把199巷規劃起來
變成說即使我以後車道寬了
也不會經常發生車禍
另外我們大概每個月封街 半天
來做一些藝術方面的表演
讓各團隊小學啊
初中
國中
還有一些街頭藝人 來申請表演
這樣
那整個大家沉浸在那個那個藝術文化
音樂氣息裡面的生活規劃上
要說清楚講明白
對對對很好
我們做的主要的目的
它就是給這整條街變成一條步道
人行步道
給人家做一些這個藝術上的一些表演
或者說什麼
可以提升整個東湖的一個地方氣質

在邱思笛老師耐心且細緻
深入淺出的解說之下
觀眾瞭解了迷你古箏的特點與優勢
不僅聽到美妙的音樂旋律
更在心靈深處
感受到古箏它獨特的魅力
大大提升了對東方樂器欣賞的樂趣
公民記者 周老爹 東湖里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7:23

營造生態的內溝溪 勘查篇

周老爹
5,521 0 12
▶︎ 08:03
▶︎ 04:5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