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桌曆記者會 顱顏創作者勇敢追夢感動全場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在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B1多功能講堂舉辦《未來的我》2026公益桌曆頒獎典禮暨義賣記者會,邀請社會大眾透過購買公益桌曆,一起為顱顏患者築夢助力。來自臺灣及海外共12位顱顏創作者共同發聲,展現「勇敢追夢」的生命力量。

活動在10歲小耳症女孩陳采欣的烏克麗麗伴奏下,由新生代歌手顧穎合唱《小星星》揭開序幕。陳采欣曾因小耳症被嘲笑,但在基金會與母親支持下,學會欣賞自己的特別之處,並以自信展現才華。來自蒙古的15歲得獎人塔米爾•布彦(Tamir Buyan, 英文名TOM),克服唇顎裂的困境,穿著傳統服飾飛越3417公里來台領獎,感性表達對基金會十多年幫助的感恩,並表示要勇敢朝夢想邁進。
基金會執行長陳依伶指出,《未來的我》公益桌曆已邁入第22年,每一幅作品都是顱顏患者面對生命的勇敢故事。今年除臺灣作品外,也擴及蒙古、柬埔寨、越南等地,共徵得56件作品,展現顱顏患者的無限潛能。她呼籲大眾踴躍支持公益桌曆與義賣商品,陪伴患者勇敢前行。
首次擔任愛心大使的新生代歌手顧穎,也以自身成長過程中的不安與自我懷疑,分享對顱顏患者的理解與鼓勵。她表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讓患者建立自信,自己也希望透過歌聲與行動,為他們帶來勇氣與溫暖,把這份力量傳遞下去。
亞太關懷台灣希望暨兩岸影像榮譽理事長 宋楚瓊表示,公益的核心精神在於「看見需求、給予陪伴、傳遞希望」,透過一份桌曆的溫度,讓社會大眾看見顱顏患者的價值與力量,這不僅是一份支持,更是一種愛的循環。
網路公益城市長 張成先表示,公益新聞值得被更多人看見,已協助把本次活動訊息推播至20萬粉絲臉書平台,並持續透過公益粉絲的力量,把這些優質的公益活動分享給全世界,讓更多人加入愛的行列,共同支持顱顏患者的勇敢追夢之路。
❤️最美的人心,從關懷開始,Summer 訪談錄,帶你觀賞美麗心世界,每一篇公益文章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 請大家讀完分享,一起把愛傳出去❤️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