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敘事課回娘家,從桌遊讀懂自己

2025/09/05 16:11
70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文/暑期實習生 蕭絜文、專員 馬麗怡
圖/專員 馬麗怡

照片

久違的相聚,溫暖的交流

午後的「迴~咖啡療心所」,推開木門,是溫潤柔和的燈光,淡淡的咖啡香撲面而來;往裡走進,逐漸傳來此起彼落的問候聲與笑語。有人揮手打招呼,有人關切地詢問近況,氣氛熱絡得像是家人團聚——敘事課的「回娘家」日子。

這場聚會集結了春、夏季班的學員,在夏季班最後一堂課的下課後,一同留下來共度午後時光。大家邊共進午餐邊聊天,不只分享彼此的近況,也交流在敘事課中的收穫與感動。那份自在與親切,就像回到家一樣,溫暖而熟悉。

照片

桌遊「發佈會」

待大家吃飽喝足後,就是期待已久的桌遊環節啦~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心理師王銀賜老師帶來了自己新設計的桌遊——「腦筋急轉彎 察覺圈接龍」,準備給學員們一起玩。

在開始之前,老師先介紹了「察覺圈」:透過「觀察、感受、意欲、行動」四個面向,探索內在的運作機制,並以「我」訊息來表達與溝通,進而更清楚地認識自己,也理解他人。簡單來說,就是當我們接收到外在訊息時,會如何理解、產生什麼感受、又會如何回應與行動。

照片
照片

遊戲第一輪為暖身局,採小組輪流作答的方式,讓大家先熟悉規則。幾輪下來大家更為熟練,氣氛也逐漸熱絡,便進入了刺激的搶答模式,甚至開始相互出題目。還有學員提議要更進階的玩法:和其他小組交換題目牌,讓遊戲充滿驚喜與挑戰。當看到別組令人意想不到的題目時,也讓現場笑聲不斷。

照片

活動接近尾聲時,還有人意猶未盡地對老師說:「老師,我們還想玩啦!」

從遊戲到察覺

「腦筋急轉彎 察覺圈接龍」不僅僅是桌遊,它更是一面鏡子,讓人清楚的看見自己的思考軌跡與行動模式。遊戲過程中,在輕鬆無壓力的氛圍裡,每個人的反應、情緒與選擇,都真實地流露出來,而這些細微的部分往往在日常生活中難以被察覺。

由於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對同一個詞語可能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詮釋與聯想。透過桌遊,我們能更直接地了解他人的思維方式,也更能體會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有人在遊戲中展現溫和穩重的風格,有人喜歡「挖坑」讓下一位陷入思考,有人則能將畫面描述得生動細膩,讓人彷彿置身其中。這些獨特的表現,不僅讓遊戲更有趣,也讓我們能更認識彼此。

在遊戲中成長

遊戲結束後,老師也向大家分享設計這套桌遊的意義——它不只是娛樂,更是一種用趣味方式進行的學習。透過遊戲,我們可以在安全的環境中練習表達、傾聽、觀察與覺察自己,並且在互動中建立更深的人際連結。

從笑聲到反思,這場桌遊讓大家在輕鬆的氛圍中收穫了成長,也為這次的「回娘家」畫下溫暖的句點。

照片

學姐帶領,學妹共玩

就在夏季班畫下句點之後,故事也延伸到了秋季班。在秋季班的第一堂課下課後,學姐特地帶來老師設計的「腦筋急轉彎 察覺圈接龍」桌遊,帶領剛加入的新學員一起體驗。

熟悉的笑聲再次響起,桌上的卡牌成了橋樑,讓學姐們的經驗與學妹們的新鮮感交織在一起。透過一題題問題,大家分享自己的感受與想法,不僅更快融入彼此,也在過程中逐漸「看見自己」。

這份傳承,讓桌遊不只是課程的一部分,更成為學員之間的連結與陪伴。就像一條延續的故事線,從夏季串連到秋季,讓每一次相聚都多了一層溫度與意義。

照片
照片

生命敘事心理學:用故事理解自己

敘事課,其實與「生命敘事心理學」(Life Narrative Psychology)密切相關。

這門心理學強調——每個人都是自己生命故事的作者,我們如何描述過去、詮釋當下、想像未來,會形塑我們看自己與做決定的方式。通過敘述自己的人生經驗,我們逐漸建構「我是誰」的認同。

在生命敘事心理學的觀點中,故事不僅是回憶的再現,更是心理成長的重要工具。它能幫我們:

  1. 自我覺察:透過回顧與表達,理解自己那時候為何要這麼做。
  2. 情緒韌性:回過頭來看人生故事,將困難經驗重新詮釋,即使曾經受傷,也能轉化出力量。
  3. 人際連結:分享自己的故事,也傾聽別人的故事,能建立理解與共鳴,感受彼此是被理解的。
  4. 創造力啟發:當你把故事轉換成文字、遊戲等形式,就是用創意活化故事、找到新的可能。

這次活動老師帶來的這款桌遊雖然看似簡單,但其中的互動與選擇,其實就是一種故事的展演。每一回合的決策與情感反應,也都是我們生命敘事的一部分。

樂活不老學苑

✨想更了解「敘事」與「療癒」的力量嗎?
❤️歡迎點選世界和平婦女會樂活不老學苑的最新訊息,了解更多課程與活動: https://reurl.cc/QaD2Y5
從手作、健康養身,再到敘事團體,一堂堂課都在為「活到老、學到老」注入更多溫度與意義,讓你跟自己、跟他人建立更深的連結。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