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江某——從童玩到環保的自然禮物

2025/09/01 14:53
11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3
檢舉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主辦的免費賞蝶導覽活動8/29(五),2025跟著蝶會賞蝶趣-鷄南山步道

還記得小時候吃小美冰淇淋時,用過的木湯匙嗎?

看醫生時壓舌用的小木棒、早年點火的火柴棒、穿在腳上的木屐,甚至池上便當的木盒子,其實都和同一種植物有關——這就是「江某」。

照片

江某的木材重量輕巧也能降低運輸成本。因此,早期許多小型木製品,如湯匙、飯瓢、冰棒棍、便當盒,甚至蒸籠,幾乎都選用江某製作。可以說,江某曾經與我們的嘴巴、喉嚨、甚至腳底,親密無間。

江某,又名「鵝掌柴」,葉掌狀複葉,形狀像鴨掌,是臺灣的原生植物,兼具觀賞與實用價值。它的名字並不是來自「姓江的人」,而是因為早期台語說「公母不分」時,諧音近「江某」,於是成了幽默名字。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推廣講師葉淑蓮老師分享:

「小朋友,江某是一種特別的植物,它在冬天開花,是少數的冬季蜜源植物。不僅蝴蝶喜歡來採蜜,它還是皇蛾的重要寄主植物。開花時十分漂亮,而且將江某的葉子拔掉,還能變成一種非常環保的童玩。」

照片

                 台灣蝴蝶保育學會推廣講師葉淑蓮

老師現場示範如何將江某的葉柄轉動,變成簡單的「環保玩具」。孩子們驚喜地說:「這有點像鵝掌藤耶!」老師笑著回應:「這是鵝掌柴,也就是江某喔!」並將作品當作禮物送給孩子們。小朋友開心地接過來,一邊玩,一邊說:「我們一起玩好嗎?我也要試試看!謝謝老師!」

照片

媽媽則分享心得:「我們常常帶孩子去郊山爬山,沿途會看到鳥或蝴蝶,平常也會買圖鑑給他們讀。這次的活動,讓孩子不只是看書,而是真正親眼觀察到、親手操作到,也才知道原來這些身邊的植物還能拿來當玩具。」

最後,小朋友們一起玩起江某的童玩,姐姐說:「原來這就是我們平常爬山時常見的植物,但以前都沒有注意到它。」

這樣的活動,把戶外觀察與動手體驗結合,讓孩子們用眼睛看、用手玩、用心感受。

透過多感官的體驗學習,不僅加深民眾對自然保育環境的認識,也讓孩子們學會對環境的尊重與保護意識,培養愛護大自然的心,成為有責任感的未來公民

本篇報導使用AI工具協助產出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3:30

今日蝴蝶 明日人類

福哥
24,958 0 119
▶︎ 04:32

彩蝶翩翩 舞動山林間

Tina_Huang
4,936 0 2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