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 五大國立科學博物館獎獲獎隊伍受邀至教育廣播電臺專訪展現海洋科學教育新動能

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黃琦智老師、國立南科國際實驗高級中學(含附中小)何夢青老師,帶領國立嘉義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陳曉玄、林歆嵐、彭慧心同學參與「2025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榮獲五大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獎成績,作品主題為《「鱟」來才知道》。因其作品具備高度教育意義與實用潛力,團隊特別受邀至國立高雄教育廣播電臺接受專訪,與聽眾分享從生活中發掘問題、設計實驗、推理分析到撰寫報告的完整歷程,師生皆感到十分榮幸與期待。
三棘鱟是擁有超過4.5億年歷史的「活化石」,對維持潮間帶生態平衡至關重要。然而,棲地破壞與人為干擾導致其族群數量驟減,保育刻不容緩。本作品自海科館取得197隻一齡稚鱟,探討其行為模式、底砂偏好、水溫與餌料對生長及脫殼的影響。結果顯示,稚鱟偏好細顆粒底砂,特別是富含有機質的爛泥,且水溫維持28℃可加速一齡鱟脫殼成二齡鱟。此外,餵食適當餌料能促進脫殼並增大體型,有助於提高野外放流後的存活率。本作品期望優化人工飼養條件,提升稚鱟存活與野放成功率,為三棘鱟的保育與復育提供科學依據。

本屆「2025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由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指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共同主辦,賽事邁入第12年,為全台持續時間最長、規模最完整的科學教育推廣平台之一。
本年度賽事分為國小、國中、普高、技高、大專社會與教師組,並首度全面開放英文收件,鼓勵國際參賽團隊加入。今年共吸引來自國內外1280組隊伍報名,最終完成繳件的隊伍高達1074組,總計2887位參賽者共同投入,繳件率達84%。賽事主軸強調從生活中取材,鼓勵學生扮演科學傳播者的角色,將原本艱深的理論轉化為漫畫、短片、報告、教案等形式,呈現出具有創意與敘事性的作品。
競賽以推動學生科學素養為目標,十年來迄今已吸引超過一萬支隊伍參與、典藏近萬件作品,為能推廣選手作品,已將歷屆成果彙整建置於國網中心主機平台,累計近萬件多媒體作品,供全國師生與社會人士自由瀏覽與學習。大會也持續精心製作影片與資源,帶動跨縣市、跨學段學生共學與合作探究的風氣,為我國中小學科學教育注入了活力與創意。十分歡迎對科學有興趣的學子持續關注競賽官網,讓探究的精神在台灣深根發芽,永不止息。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