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日聯手!工研院攜手川崎重工 搶攻無人機與智慧機器人市場!

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左)代表與日本川崎重工簽署合作協議(圖片取自網路)
工研院29日宣布,正式與 日本川崎重工 簽署合作協議,將在 智慧機器人、無人機(UAVs)以及綠色永續技術 領域展開深度研發合作。這項跨國合作不僅是科研交流,更是台日攜手打造「新產業生態系」的重要一步。
Taiwan’s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ITRI) has signed an agreement with Japan’s Kawasaki Heavy Industries to jointly advance research in robotics,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and green sustainability — creating a full innovation-to-market ecosystem.
🔹 工研院角色:技術推手與產業橋樑
工研院副院長 胡竹生 表示,未來工研院將協助川崎重工在台灣進行 市場調查、產業布局與應用推廣,並聚焦智慧機器人與無人機等核心領域。這意味著,從研發到產業化,台灣將不僅是測試場,更是國際科技落地的樞紐。
“We aim to build a complete ecosystem from R&D to industrial application,” said ITRI’s deputy director Hu Zhusheng, emphasizing Taiwan’s role as a technology enabler and market bridge.
🔹 川崎重工:深耕台灣,邁向永續願景
川崎重工副社長 中谷浩 表示,公司在台灣已有長期經驗,特別是在 鐵路、能源與半導體製造 領域。此次合作將進一步結合川崎在 造船與航空 的強項,與工研院研發能量互補,目標是共同推動 新價值創造 與 永續社會。
Kawasaki’s Executive VP Hiroshi Nakatani highlighted the synergy: “By combining our industrial expertise with ITRI’s innovation, we aim to co-create new value and advance sustainability.”
🔹 戰略意義:台日科研聯盟
這項合作不僅限於單一技術,而是涉及 跨域整合:從社會型服務機器人到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甚至拓展至 無人機防災、物流、軍民兩用應用。對台灣而言,這是 強化自身科研競爭力 與 深化國際合作 的雙重戰略。
The partnership reflects a growing Taiwan-Japan tech alliance, bridging robotics, UAVs, and green energy — with implications across civilian and defense sectors.
📌 總結:
台日合作的 ITRI × Kawasaki 將不只是技術開發案,而是 一個新型態跨國產業鏈的雛形。
對台灣來說,這是一個 加速無人機與機器人國際化 的契機;對日本而言,則是 深化印太戰略科技合作 的具體落實。
For Taiwan, this means accelerating the globalization of its UAV and robotics industries. For Japan, it reinforces its Indo-Pacific strategy through tangible tech cooperation.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