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多管齊下 日本控菸經驗為何帶來吸菸率歷史新低

2025/08/12 14:05
3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回顧近三十年,日本由昔日「吸菸大國」轉型為全球吸菸率大幅下降的國家,成效有目共睹。2022年日本20歲以上吸菸者下探至14.8%,創下歷史新低。究其原因,絕非單靠單一政策,而是一連串科學、嚴格又靈活的政策組合,有效翻轉國家吸菸行為與健康風貌。

首先, 2020年上路的《健康增進法》修正大幅收緊公共場所禁菸規範,餐飲店、辦公大樓、醫療院所、學校等地原則全面禁菸,並細分為紙菸専用吸菸室及加熱菸專用吸菸室。嚴格分區、防煙設計與標示完整,最大程度阻隔二手煙危害與模仿效應,大幅腰斬二手煙暴露風險。為協助兼顧現有吸菸者需求,政府並補助中小企業設立吸菸室,保障非吸菸者健康同時,避免社會對立與灰色地帶蔓延。

其次,日本政府積極推動健康宣導及戒菸支持服務,強化大眾對吸菸有害健康意識。多媒體廣告、包裝警告標示、醫療保健人員介入諮詢,以及戒菸藥物補助,形成全方位戒菸支援網絡。即便如此,現實中僅有約四分之一紙菸使用者真正意圖戒菸,代表政策仍需以多元誘因配合,以利深入不同族群。

不容忽視的是,日本以科學實證為基礎,針對無法立刻戒菸者,給予加熱菸等危害較低的替代方案監管空間。相關研究指加熱菸大幅取代紙菸市場並未導致總體吸菸者回升,且有助於疾病與醫療成本下降。這正反映出政策彈性,願意根據風險高低差異化管理產品類型,在維持嚴格控管氛圍下,給予轉換替代品的選擇利基。在推動全面健康提升之時,日方也持續強化資料透明、追蹤研究與調整管理,維持政策與社會現實同步。

對照部分國家迷信「一刀切」的封禁思維,日本經驗展示出科學、法規、經濟與社會包容並進的政策設計。只有這樣多管齊下,才能推進國家吸菸率穩步下降,降低慢性病風險,真正守護人民健康並減輕公共醫療支出壓力。對於有志改善國民健康的國家而言,日本模式無疑提供了最佳借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