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性騷擾怎麼辦?婦女新知專線協助脫困
【記者羅亦庭、陳昕妤/台北市中山區報導】「性騷擾有時候不是直接觸碰,而是以更幽微的方式讓人感到不舒服。」婦女新知基金會專線服務主任陳政隆這麼說。他分享,有來電者因雇主在生病時要求她前往照顧,感到極度不安,卻無法判斷是否構成性騷擾,這些模糊、難以啟齒的經驗,正是受害者面對的困境。
為了讓遭遇職場性騷擾的人有一個可以安心求助的出口,婦女新知基金會設立了職場性別平等諮詢專線。專線成為許多人說出真實感受的地方,也幫助她們在第一時間獲得協助,釐清問題本質、尋找解決方法及處理方式。這條電話線,不只是支援系統,更是許多受害者為自己爭取權益的起點。
2023年,MeToo運動在台灣引發關注,原能會主委性騷擾下屬事件引發大眾對制度修改的強烈關注,成為促使政府行動的關鍵。婦女新知基金會發現,當加害者是職場最高負責人時,受害者往往無處申訴,因此聯合立委與專家推動《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法,要求建立外部獨立調查機制。在過程中,許多受害者因害怕報復或職涯受影響而選擇沈默。因此他們開始思考如何為受害者提供更即時的支持。
最高負責人性騷擾問題終獲關注-諮詢專線的誕生
為了回應制度上的空缺,也為讓受害者能在第一時間獲得協助,婦女新知基金會設立「職場性別平等諮詢專線」。這不只是提供一支電話號碼,而是建立一個安全、保密、友善的支持平台。基金會邀集律師與心理諮商師等專業人士共同投入,讓志工在接線時,若發現個案有法律或心理支持需求,可協助轉介至相應資源,使專線不僅提供法律諮詢,也同時照顧受害者的心理需求。
當性騷擾加害者是職場中的高層甚至雇主時,受害者常因權勢不對等,害怕報復、職涯受損或社會眼光而不敢透過內部管道申訴,最終選擇沈默。這條專線最重要的意義在於:讓原本不敢說出口的人,能找到一個願意傾聽、能提供實質協助的對象。許多受害者在來電時,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經驗是否構成性騷擾,或是不清楚有哪些權利可以主張。專線的存在,幫助她們釐清情況、評估風險,並思考下一步的行動。
專線服務幫助受害者找到支持與應對方式
在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專線服務中,性騷擾案件占了極大的比例。陳政隆提到,曾經有一名來電者被雇主要求在生病時前往照顧,「這件事到底是雇主在用他的職權去做霸凌,要求你做不是在職責裡面的事,還是性騷擾?」
這類性騷擾的模糊情境對當事人來說,往往很難判斷。面對這些處在灰色地帶的狀況,基金會建議當事人先保留對話記錄、簡訊或電子郵件等證據,並協助判斷事件適用法律。若事件發生於職場,並涉及雇傭關係或職務指派,原則上會依據《性別工作平等法》進行處理;若是在其他公共或私領域發生,則可援引《性騷擾防治法》。
若事件經判斷屬於《性別工作平等法》或《性騷擾防治法》所規範之情形,且當事人手上已有初步證據時,便可進一步考慮提出申訴程序。針對處理流程,陳政隆說:「首先是在職場提出申訴,對結果不滿意或者對他們處理方式有很大質疑,再到勞動局進行申訴。」他提到,若加害者是公司的高層或直接主管,受害者可能擔心申訴後會面臨報復或職場孤立,因此會建議當事人直接到勞動局進行申訴,避免透過公司內部機制申訴而遭到打壓或刻意刁難,確保申訴過程更加公正,並降低遭到職場報復的風險。
專線服務揭露職場性別困境仍待改善
除了性騷擾問題,婦女新知基金會的專線也接獲許多與職場性別不平等相關的案例。
「時常接到的是懷孕的歧視,需要安胎假或者請假的部分,男性的主管可能會刁難,甚至有刻意安排他她們出差。」於婦女新知基金會擔任專線人員的劉姓志工表示,許多懷孕的女性在職場上會面臨額外的壓力,甚至因請產假、安胎假而被刻意刁難或忽視。
「很多主管現在仍會認為女性之後要生小孩、專注家庭等等,隱形的歧視。」劉志工提到。這些隱性的歧視,使得許多女性在職場中不僅要面對工作壓力,還得擔心自己的生涯發展受到影響,而這些升遷問題卻往往難以申訴,因為缺乏明確的證據,另外許多公司的升遷流程缺乏公開透明的標準,導致員工難以確認是否遭受不公平對待,即便懷疑有性別歧視,也難以證實。
對於這類職場性別不公,基金會建議受害者保留所有相關紀錄,包括公司內部對話、電子郵件、考績評價等作為依據。「除了透過公司內部機制反映問題,可直接向勞動部、性別平等機構檢舉。」劉志工強調,許多女性因為害怕職場報復而選擇沉默,但透過專業協助,她們可以更有信心地為自己發聲。
婦女新知基金會持續守護,邁向更安全的職場
婦女新知基金會長期關注職場性別平等議題,透過專線服務,提供在職場上遭受不平等對待的勞工守護自身權利的資訊,接線志工不僅是傾聽者,更協助來電者釐清自己的處境,提供申訴、應對建議,甚至協助聯繫相關機構,幫助受害者爭取自身權益,讓更多人了解自身的權益,並提供實際的法律與申訴建議,幫助受害者爭取公平對待。
這次針對《性別工作平等法》的修法讓權勢性騷擾入法,加重處罰,未來雇主、機關首長涉性騷擾案件,受害者除了一般性賠償外,還能請求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就是基金會努力的重要成果之一。基金會將持續關注政策執行情況,確保受害者能夠順利申訴,並獲得應有的公正對待。
未來,基金會希望這條專線能夠成為所有需要幫助者最即時的依靠。「未來展望是希望隨時有人打電話過來就可以有人接。」劉志工期望道。目前因人力與資源限制,並非24小時來電都能即時接通,但基金會仍持續努力,期望未來能夠擴大服務範圍,讓所有求助者都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得支持與協助。
採訪側記:
婦女新知基金會在性別工作平等法修法後,啟動職場性別平等諮詢專線,協助受害者了解申訴管道,提供實質支持。實地走訪發現,這個長期致力於推動性別平等的機構其實規模不大,成員人數有限,卻仍投入資源訓練志工、設立專線,堅持提供專業協助。他們的行動展現了不以規模論影響力,而是以真誠與堅持實踐性別平權,令人欽佩。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