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西索米吹響哀樂 告別生命最終章

2025/06/17 18:00
5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8
檢舉

標一:加入流行歌曲 結合時代潮流

OS 

西索米是台灣獨有的送葬樂隊,為傳統殯葬文化中的一環,身著亮色系的表演服,吹奏著流行的歌曲,踩著輕巧的腳步,在這裡,可以看到不同以往的西索米。

OS

團員及樂手老師,會在家奠開始前一個小時,到達會場進行事前的準備。

BITE

(大概一場會有幾首音樂),進場會差不多兩、三首,進場會比較快一點點,排場的話差不多準備五、六首歌。

OS

與其他團體不同,草屯大眾女子樂團,使用流行歌曲進行演出,執行長許雅慈,在接手婆婆的樂團後,為了讓樂團擁有更多元的樣貌,與專業樂手老師合作,重新編排表演曲目。

BITE 草屯大眾女子樂團執行長 許雅慈

我當初在跟著婆婆一直,跑這個樂隊西索米的時候,當時是都是一些傳統的老歌,我為了要把我的團體,做重新塑造轉型,我後來都聘請專業的,科班的老師加入我們的行列。

OS

不過,並不是選好歌曲即可,之中還有許多,需要注意的眉眉角角。

BITE 草屯大眾女子樂團指揮 黃詩郁

因為你如果想要搭配跳舞,你就要先找到音樂適合的,但音樂適合的你又要就是想說,那個舞蹈要怎麼去搭配音樂,而且音樂不是每一首都適合,節奏跟我們肢體動作,要搭配得起來。

標二:因應家屬需求 演出風雨無阻

OS

西索米樂團以外場演出為主,因此天氣狀況非常重要,但天氣也正是人們無法掌控的。

BITE 草屯大眾女子樂團指揮 黃詩郁

天氣不好,即使再不好有颱風什麼的,我們一樣要照出,因為我們這個告別式的日期,都是已經(算好的)對,都是已經決定好是那一天,即使那一天颱風啊,或者是下大雨啊之類的,我們一樣都要出,但如果出入的時候,真的遇到下大雨啊還什麼,禮儀社就會提供雨衣給我們穿,其實我們是刻苦耐勞的啦,即使颳大風、下大雨、(大太陽)對,沒辦法因為你就是做這份工作,你就是要風吹、日曬、雨淋。

標三:傳統殯葬文化 內涵求新求變

OS

樂團工作時間並不固定,無論天氣狀況好壞,都需要出團演出,且隨著觀念的改變,傳統儀式已逐漸式微,文化的傳承面臨困境。

BITE 草屯大眾女子樂團執行長 許雅慈

我也很希望我自己,可以努力一下讓我這個這份工作,這是屬於特殊的傳統陣頭,可以融入這個社會,讓社會一直接受它,不會被社會淘汰,所以我才會想說,要一直不斷的求新求變。

標四:婚喪喜慶禮俗 簡單隆重為度

OS

西索米是台灣傳統文化之一,不過相較其他文化,政府在政策及資源補助上,並未提供太多協助。

BITE 禮儀師 黃沄淇

目前為止都是以外場居多,可是現在越來越少人,會去叫西索米了,因為第一個就是可能音量的關係,有時候如果太早的告別式的話,會吵到鄰居,這是台灣很特殊的文化,當然就是會希望,可以盡量保留下來,可是因為目前政府的政策,都是以簡單隆重為主,所以政府沒有在很推廣這個東西。

BITE 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司長 林清淇

我們尊重,我們當然提倡那個節葬,提倡那個簡葬,那當然這個過程裡面可以省略的,或是可以減少的(就可以省略)。

OS

告別是人生的重要課題,隆重或者精簡,不論選擇何種方式告別,只要能讓愛與回憶溫暖的留存,便是最好的選擇。

採訪撰稿 陳筠蓉

攝影剪輯 陳欣瑜

音樂:Shattered Paths-Aakash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