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世界無菸日:戳破菸品誘惑! 台灣拒菸聯盟:實現「健康台灣」落實3大行動
2025年世界無菸日:戳破菸品誘惑!
台灣拒菸聯盟:實現「健康台灣」落實3大行動
WHO最新報告指出,許多國家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都高於成年人;此外,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的行銷,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瀏覽量早已超過34億次。5月31世界無菸日前夕,台灣拒菸聯盟特別召開記者會,並以行動劇揭露「菸商最常用的3大行銷伎倆」,並提出保護年輕人遠離菸害三大訴求。

WHO連續兩年倡議主軸為「揭露菸商真面目」,2025年WHO世界無菸日主軸為「戳破誘惑: 揭露菸草與尼古丁產品行銷伎倆! Unmasking the Appeal: Exposing Industry Tactics on Tobacco and Nicotine Products!」重點為揭露菸商為提高其商品吸引力所使用的伎倆,提醒年輕人不要受騙、不要受害。WHO最新報告指出,許多國家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都高於成年人;此外,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的行銷,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瀏覽量已超過34億次。

台灣拒菸聯盟指出,台灣正發生加熱菸促銷團體為壓迫政府速開放加熱菸上市、提供誤導訊息發起「全民掃一掃!」連署行動,結果只要掃進去,就變成是要求政府立即開放加熱菸、徵收加熱菸菸稅捐的支持者,10天已誤導24萬人次參與!
在5月31日世界無菸日WHO號召全球界露菸商真面目之際,台灣拒菸聯盟呼籲政府應立即出面澄清!同時促請台灣政府盡快落實WHO今年最新的保護年輕人健康的三個重點策略:「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用素面包裝」以及「禁止網路行銷」。
揭露「菸商魅惑行銷」謊言詭計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瀚陽指出,WHO已連續兩年以強烈的態度斥責「菸商魅惑行銷」、呼籲「揭露菸商真面目」!與此同時,台灣也正面臨跨國菸草公司號召走路工上凱道、砸錢媒體置入、招攬民意代表等強烈手段推動加熱菸品上市,從未間斷,在520總統就職紀念日之際,為施壓政府加速通過加熱菸審查,加熱菸促銷團體竟透過街頭宣傳車以不實資訊誤導民眾「只要開放加熱菸就沒有走私、就會年增200億菸捐稅、就每年有100億的癌症新藥基金等等」,騙取民眾掃碼支持。
國民健康署已澄清「可能影響的菸捐稅金額20~30億,並非加熱菸促銷團體所稱的年增200億,也無法直接用於癌症、長照等支出」。王瀚陽進一步強調,賴清德總統在「健康台灣」政策中提出的「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已經正式納入公務預算,政府的癌症新藥基金從來沒有要鼓勵人吸菸來增加菸捐稅!世界無菸日前夕,台灣正遭到加熱菸促銷團體再以不實訊息,騙取大量的連署…政府應立即出面澄清!
台灣共善促進協會祕書長張文昌指出,5月20日適逢賴清德總統就職屆滿一週年,但其所提出的「健康台灣」卻正面臨跳票的命運!?「健康台灣」的目標,是在8年內,國人平均餘命,可以從79歲提升到82歲。然而根據統計,國人十大死因幾乎都和吸菸有關,包含癌症、心臟病、中風及慢性肺部疾病等,每年都有超過2萬台灣人死於菸害,平均每25分鐘就有1人因菸害而失去生命。沒有落實菸害防制、防止年輕人再加入吸菸的行列,就無法實現「健康台灣」的願景與目標!
實現「健康台灣」願景目標的三大菸害防制行動
董氏基金會菸害防制中心主任林清麗指出,今年WHO使用「菸品亮麗,包藏禍心」醒目的主題海報,指控菸商用各種行銷伎倆,讓揹著書包的年輕人,在琳瑯滿目的菸品魅惑陷阱中生活成長,如同落入捕獸夾的獵物遲早被菸品吞噬。WHO也提出七大有效的菸害防制策略,其中影響年輕人最大的有三個:「禁止加味菸品」、「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禁止網路行銷」。對照台灣現況,此3項政策,1項零分、2項不及格,政府應該立即補救。
一、「禁止加味菸品」零分:菸害防制法兩年前修法通過實施已明定禁止加味菸,但衛福部至今仍未公告落實,讓直接保護青少年的禁止加味菸政策至今依舊掛零。
二、「規範產品設計並採素面包裝」不及格:台灣警示圖文面積僅50%,在全球已實施的138國中為倒數第16名,且全世界已有25國已執行素面包裝。
三、「禁止網路行銷」不及格:新興菸品網路廣告依然氾濫,而政府修法草案僅要求平台提供自控報告卻無罰則,根本無法真正禁絕網路行銷,不及格。
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副秘書長唐仙美指出,WHO最新報告強調全球仍有3,700萬名13-15歲的兒童使用菸草產品;此外,許多國家青少年電子煙使用率都高於成年人;又統計,新興菸品電子煙、加熱菸的行銷,在社群媒體平台上的瀏覽量早已超過34億次。唐仙美說,台灣好不容易才通過並執行「全面禁止電子煙、嚴管加熱菸」,但政府卻不積極作為,讓我們的孩子在網路世界隨時承受新興菸品的魅惑行銷。為了下一代的健康,請 賴總統「健康台灣」不能跳票~立即建立「衛生福利部新興菸品查緝平臺」,確實控制新興品的魅惑行銷。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祕書長郭斐然醫師指出,10大死因皆與菸品有關,癌症患者3分之1與菸品有關,「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上市加熱菸,是上市新的致癌物,只會延續菸品的致癌危害。加熱菸仍然含有尼古丁,不但造成成癮,焦慮、憂鬱等心理問題,尼古丁更是心血管疾病的元兇。WHO明確表示加熱菸沒有減少危害的效果,應禁止菸商以減害名義行銷加熱菸。對於可能通過「健康風險評估」的加熱菸,政府應立即採取行動,禁止菸商的誤導性宣傳,並倡議戒除加熱菸,以符合最新版本的戒菸指引。

國教盟青年部 世界無菸日站出來,呼籲 揭露菸商真面目 戳破菸品誘惑
台灣家長守護婦幼權益協會秘書長駱怡汝指出,世界無菸日前夕,我們要響應WHO針對『保護年輕人健康』所提出的重點策略,面對愈來愈多加熱菸與電子煙針對青少年的行銷誤導,我們不能再沉默。國教行動聯盟青年部執行長李雨函指出,2025年國教盟調查青少年最關注的十大議題,第二名就是「加強菸品及藥物濫用防制」,從這個結果就可看出表示青少年目前在校園菸害有多嚴重了。因此,世界無菸日前夕,我們年輕人不但響應WHO的倡議,更要呼籲政府,務必儘速完成以下三項行動:
第一,立即公告「除菸草原味外,禁止使用任何天然或人工調製的口味或風味添加物」,也就是說——加味的加熱菸不能上市,也不能讓違法的加熱菸品「IQ*S」在台上市。
第二,菸品容器包裝的警示圖文面積應該提高至85%,並全面採用素面包裝,不能讓設計掩蓋警示,削弱對健康風險的提醒。
第三,政府應立即建立「衛生福利部新興菸品查緝平臺」,主動監控並落實禁止新興菸品透過網路行銷,杜絕菸商利用社群、網購與業配滲透青少年生活圈。
李雨函強調,政府現在一直說要以兒少的最佳利益為考量,若真是如此,請政府要回應我們青年人的期待,立刻完成以上三項行動!
【註】https://www.e-quit.org/CustomPage/HtmlEditorPage.aspx?MId=1529&ML=4
WHO 提出有效的「菸害防制7大策略」
- 禁止加味菸品:讓所有加味菸品成為過去式。
- 規範產品設計:降低吸引力、成癮性與毒性,減少傷害。
- 採素面包裝設計:減少吸引力,拯救更多生命。
- 全面禁止廣告、促銷與贊助:看不見,就不被誘惑。
- 打造無任何菸品的環境:清新空氣是你我共享的基本權利。
- 支持戒菸:確實打破尼古丁成癮的惡性循環。
- 增加菸稅捐:菸越貴,越難入手,遠離危害更輕鬆。

(圖片來源:太報:脆文「抽電子煙不抓、吃剉冰被罵」爆紅 拒菸聯盟提三訴求保護青少年)

延伸閱讀:菸商最愛年輕人!國教聯盟青年部行動劇破解菸商對年輕人最常用3大伎倆!!

「台灣拒菸聯盟」173個成員團體名單:全國家長會長聯盟、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台灣愛兒親師家長協會、台北市家長會長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全國媽媽護家護兒聯盟、臺灣兒科醫學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社團法人台灣菸害防制暨戒菸衛教學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護理學會、台灣癌友單車運動協會、無喉者復聲協會、財團法人台灣癌症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北市醫師公會、社團法人新竹市醫師公會、社團法人高雄市醫師公會、台東縣醫師公會、苗栗縣醫師公會、社團法人雲林縣醫師公會、花蓮縣醫師公會、社團法人宜蘭縣藥師公會、社團法人南投縣藥師公會、社團法人屏東縣藥師公會、連江縣藥師公會、中華民國藥學生聯合會、宜蘭縣牙醫師公會、臺灣職業衛生護理暨教育學會、大臺南護理師護士公會、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高雄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南投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屏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基隆市護理師護士公會、雲林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台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桃園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台南市護理師護士公會、社團法人臺中市護理師護士公會、彰化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台東縣護理師護士公會、花蓮縣護理師護士公會、台灣職業健康護理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醫事檢驗學會、台灣復健醫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大醫院藥劑部、社團法人臺灣物理治療學會、社團法人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台灣臨床藥學會、台灣母胎醫學會、台灣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財團法人癌症希望基金會、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台灣流行病學學會、臺灣公共衛生學會、中華民國頭頸愛關懷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病友全國協會、臺灣聽力語言學會、台灣氣喘學會、台灣癌友友善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僵直性脊椎炎關懷協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安寧照顧基金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社團法人台灣高血壓學會、台灣乾癬協會、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財團法人防癌教育基金會、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社團法人台北市聽障者聲暉協會、全民健康基金會、台灣慢性阻塞性肺病學會、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財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勵友中心、傳神居家照顧協會、財團法人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世界和平婦女會、臺灣兒童發展早期療育協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兒童基金會、財團法人天主教會嘉義教區附設嘉義縣私立敏道家園、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社團法人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碧波關懷地球人文協會、台灣愛笑瑜珈協會、台灣健康促進學校協會、台灣防癌協會、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臺灣病友聯盟、財團法人臺安基金會、高雄榮民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臺中榮民總醫院戒菸治療管理中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國立中央大學生醫理工學院、輔仁大學醫學院、義守大學醫學院、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院、臺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輔英科技大學護理學院、弘光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開南大學健康照護管理學院、長庚學校財團法人長庚科技大學護理學院、高雄醫學大學公衛系、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高雄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系、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社團法人新北市語言治療師公會、天主教耕莘醫療財團法人耕莘醫院、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臺灣健康醫院學會、中華民國醫事放射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新竹市築心生命教育協會、台灣性教育學會、台灣懷孕婦女關懷協會、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荒野保護協會、社團法人台灣健康人權行動協會、台灣家長守護婦幼權益協會、臺北市家長會長團體聯盟、得勝者教育協會、台灣幸福生命教育發展協會、台灣共善促進協會、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中華民國愛之語全人關懷教育協會、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台北市高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台北市高職學生家長會聯合會、台北市高職家長協會、台北市高中高職家長會長協會、台灣照顧管理協會、台東縣家長會長協會、宜蘭縣家長會長協會、苗栗縣家長協會、高雄市家長聯盟、高雄市各級學校家長會長協會、高雄市家長協會、高雄市家長教育志工協會、高雄市家長關懷教育協會、高雄市家長教育改革協會、基隆市學生家長聯盟、基隆市學校學生家長會聯合會、新北市中小學家長會長協會、新竹縣各級學校家長協會、嘉義縣家長協會、嘉義縣教育展望協會、臺中市家長會長協會、彩虹愛家生命教育協會、基隆市醫師公會、基隆市呼吸治療師公會、基隆市呼吸健康協會、中華民國重症醫學會、財團法人李氏慈愛青少年醫學教育基金會、高雄市愛教育家長協會、台灣FOCUS家庭協會、台北市教育工會、桃園市教育產業工會、新北市教育工會、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