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他不賣車 維修服務一把罩

2025/05/08 21:43
2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在屏東平原與北大武山山麓交界的土地上,農人與土壤的關係如同脈搏與心臟,相依為命。高國興,是這片土地的守望者,北大武山有機農場的主人,長年耕作於田疇之間,熟悉每一道水圳的流速與每一塊壤土的氣息。他明白:農人,終其一生與天爭、與地合,而若要農業永續,就不能只靠氣候與勤勞,還需仰賴那些默默支撐農業機器運轉的無名英雄。 那是114年5月8日的清晨,天光才剛破曉,農場裡的小牛中耕機突如其來地熄火了。這台機器是田間作業的主力軍,就像是農人的手與腳,一旦故障,土地就像失語的書頁,無法被翻閱、被理解。高國興深知拖延一日,便是誤了農時、耽誤收成。於是,他選擇立即載運中耕機下山,送至潮州的那間修配所。 那不是什麼掛著華麗招牌的大廠,也非機械展場的展示據點。那是個不起眼的修配所,簡單乾淨,空氣裡帶著機油與泥土的混合氣味。老闆年約六旬,黝黑的臉上滿是歲月磨出的細紋,雙眼卻銳利而沉穩。他不賣農機,也不賣零件,只靠雙手與腦中的經驗庫,為農人解難排憂。 可以說:一技之長(在身)走天涯。他沒有行銷廣告,也無門市推銷,卻在農人之間傳口碑、立信譽。誰家的插秧機怪聲頻傳,誰的收割機皮帶斷裂,只要一通電話,他便騎著機車、帶著工具箱,頂著烈日或冒著細雨,穿越香蕉園與蓮霧田,抵達那無法移動機具的田間地頭。他不只修機器,更像是農村裡的一種「移動式安心感」,專業不是表現在制服或證書上,而是在手掌下每一次準確的調整與修復。 高國興每每提起這位老闆,總是帶著一分敬意。「修農機的,也是農業的一部分,」他說,「沒有他們,這些機器哪來今日的性能?沒有性能,哪有收成?」這樣的人不在媒體版面上,不領政府補助,也不在專利名錄內,但他們修的是農業命脈,是農人的日常。 在那日修理完成之際,老闆拍了拍中耕機的輪軸,笑道:「好了,這兩天用看看,有問題再打給我。」那句話不多,不快,也不含虛情假意,卻讓高國興心頭一暖。這份專業,是匠人精神的延續,是技藝的溫度,也是農村不被遺忘的力量。 農業不只仰賴好天氣,也仰賴這些腳踏實地的匠人。那間修配所的電話:0935-5853380,許多農人早已熟記於心,不是因為數字好記,而是因為每一次播出,總有人會回應那句:「好,我馬上過來。」 他們不問你是種稻、種豆,還是種苦瓜,他們只問你:機器的聲音怪在哪裡。這,就是農村裡最真的協力與最暖的職人情懷。 你會希望生活裡,也有這樣的人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