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農技新發展、玉米株變短」農友詹智凱種植水果玉米,新品種短小精湛!

2022/03/10 22:11
6,022次瀏覽 ・ 19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照片

      【記者 周厚賢/溪州報導】

      常人對玉米田的印象多停留在「比人高的植株、只留緊密行間的空隙,一片綠油油的畫面..」對種植、管理及採收的玉米農而言是種負擔及資源的消耗,而希望能改良品種為最適合的高度。沒想到,在台灣高度農業科技的領軍發展下,把玉米長大後設定在一公尺左右的願望一,竟然在溪州青濃的玉米田上看見!

      照片

      ▲溪州鄉玉米新品種的改良,高度僅足腰部就可採收。(圖/記者周厚賢攝)

      「我們溪州青農詹智凱所種出的玉米就是不一樣」以推展彰化縣優質蔬果作物為職志的和美青農會長邱芻萁跑遍全彰化各地蔬果的產地,在設定促銷溪州玉米作物查訪中看見詹智凱所種出的水果玉米高度僅於一般成年腰部時,難以置信地脫口而出!畢竟,在之所見過高大玉米田相較,詹農友的田作看起來更顯結實纍纍的豐收感。

      照片

      ▲利用植物共生原理,在玉米株旁種下藜科植物即可導引昆蟲轉食而保護了作物。(圖/記者周厚賢攝)

      「雖然新的矮種玉米生長期與一般種相同的需求90天,但因為個子矮可以在照顧及採收上更加方便,而且在產季結束後的刨除更是容易!」詹智凱剝著隨手採收的水果玉米,立即送入口中示範嘗鮮的說,因為掌握住生物的習性而在玉米株旁種上甚多如藜般植物,讓原本吃玉米的昆蟲轉向採實讓玉米可以順利成長而不需要噴灑藥,在因植株矮小而讓鳥雀也不易藏入玉米欉內而減低被搶收的機會。所以這幾年栽種新品種的感覺非常滿意,也希望同業嘗試改種種植必有更好的收穫。

      照片

      ▲盡心推廣彰化縣優鮮蔬果的和美青農會長邱芻萁,以試吃後的滿意做見證。(圖/記者周厚賢攝)

      一般玉米開花時多結實三穗,詹智凱成長在60天摘下兩穗成為玉米筍送入市場,只保留一穗再30天成長後採收。如此確保品質又能多樣產品的上市,確保了市場的穩定與價格;更也打響了「溪州水果玉米」的招牌,這就是現代農友改變市場的有效做法。

      照片

      ▲溪州青農詹智凱的玉米改良農作,不只輕鬆了管理照顧;更也大幅提高產業的收入。

      溪州鄉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