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Remaining Time --:-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隨著「快時尚」風潮的流行,消費者的購衣習慣開始改變,求新求變成為當道。根據綠色和平組織的成衣調查顯示,民國89年至101年,成衣生產量增加兩倍,每人平均購衣量成長60%,而保留下來的僅為過去的一半。過度消費也造成環境污染,因此台大社會系學生們發起「衣服圖書館」的活動,設置共享衣櫃,讓更多人了解「快時尚」所帶來的問題。
衣服圖書館負責人洪于婕解釋:「共享衣櫃的運作,就是先讓我不穿這一件衣服的話,我就把它放到這個共享衣櫃裡面。同時我會寫一張故事小卡,把這件衣服送給下一個人。」
洪于婕也表示,衣服圖書館想要傳達的其中一個概念,就是在購買行為的時候,不可以只看到衣服本身,還要看到他背後很多包含勞工議題、環境的影響,如果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審慎消費的話,有一天這個很難解的快時尚問題,就會成為一個可能可以被消失的環境議題。
衣服不只是平凡 更是故事的延續
除了設置衣櫃,他們也對生活周遭不同職業的人進行採訪,將訪談內容寫成「找衣事」的專欄,放在官網供人瀏覽,讓每件衣服不是被丟棄的垃圾,而是成為一個個有溫度的故事。
洪于婕認為,每件二手衣跟一本書一樣,它們被上一個主人寫滿了故事,將它再交到下一個主人的手上,然後把故事繼續延續下去。
換衣人陳怡安開心的說:「我覺得這個活動很有創意,衣服不用丟掉很環保,拿到衣服覺得很划算,拿到故事小卡很溫馨、很溫暖。」
當人們走進衣服圖書館交換手中的衣服,不僅僅減少了對環境的負擔,為閒置的衣服找到新家,同時也重新定義了衣服的價值。
淡江新聞 林嘉倩 王怡雯 採訪報導
更多報導請看淡江新聞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