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歡慶開齋節 封齋和紅包習俗別具意義

嵌入:
文字-A A +A

 

臺北市政府觀光局為了讓印尼移工能夠暫時緩解壓力,一解鄉愁,於本月10日首度舉辦「2016印尼開齋節歡慶活動」,吸引了大批穆斯林到場一同歡度。

主辦單位邀請了著名伊斯蘭學者Ali Saleh Mohammed Ali Jaber,為遠赴臺北辛勤工作的穆斯林灌輸齋戒的重要,同時也帶來心裡上的抚慰與鼓勵。

開齋節之前將近一個月的齋戒,對於穆斯林而言,都具備了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意義。讓我們聽聽看,受訪的穆斯林怎麼說。  

Zullia Rasyda(診所服務員,印尼人,來臺1年4個月):

「在神聖的齋戒月裡,我們要節制慾望,譬如飲食。要讓自己克制慾望。在齋戒的一個月後,我們將歡慶開齋節。」

Asma(臺北市新住民,於04年移民自緬甸):

「齋戒月可以提醒社會飲水思源的重要性,像我們身上所穿的,和我們現在生活中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非常可貴,然後我們需要珍惜,我們不可以再浪費資源。」
 

印尼穆斯林在家鄉慶祝開齋節時,有派發紅包的習俗。究竟印尼開齋節和春節的紅包,兩者間的形式是否一樣呢?

Cici Vidia(幫傭,印尼人,來臺3年)

「那個紅包是我們給小朋友,然後我們自己的爸爸媽媽,要包給他們。然後,有阿嫲阿公。我們家的附近的老人家,我們也會給他們。我們大人都自己工作,自己賺錢。

嗯,每個地方(印尼各州)都不一樣。有時候,紅包是白色的,有時候是紅色的。我自己的家是紅色的。」

Riyan Ferdian (化學公司員工,印尼人,來臺7年)

「印尼開齋節的傳統,可得到紅包。然後,我們回到家鄉把紅包都分給小孩們,而金錢數額則沒有特定的標準。我們可以依據我們的內心,讓各年齡層得到適合的金錢數額。」

 

在來年的齋戒月,大家應對身邊的穆斯林朋友,多一點包容,甚至在封齋結束後,與他們參與臨近的開齋節歡慶活動,讓我們共同生活的寶島,永續為穆斯林的友善城市。  

公民記者  黎志賢  臺北報導

音樂來源:Vacation Uke,  https://www.youtube.com/audiolibrary/music
----------------

經驗分享

本次採訪的原本其一重點,是想藉由印尼穆斯林的回應,表達《可蘭經》對和平的教意,同時透過報導可傳達多數的穆斯林不認同當前伊斯蘭國(IS)的所做所為。

但是後來採訪的過程,多數的他們表達對於經典教義的部分比較不完全熟悉,不敢貿然回答。

另外,也有一個女性穆斯林表示,若要她回答《可蘭經》對和平的教義,必需戴上頭巾,同時也必須穿上遮掩至手臂和小腿的衣服,才能解釋經典中的和平。由於她沒有隨身攜帶此類衣服,所以不能回答。由此可見,穆斯林在詮釋《可蘭經》道理的過程是非常慎重。

因此,採訪重點只著重於齋戒對個人和社會的意義,以及印尼穆斯林在返鄉慶祝開齋節時派發紅包的形式。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3

加入時間: 2016.06.27

黎志賢

加入時間: 2016.06.27
6則報導
5則影音
2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14

東山椪柑受氣候影響 今年量少價俏

2016-11-21
瀏覽:
2,102
推:
7
回應:
0

醫病關係徵文比賽頒獎禮 分享動人實例

2016-11-13
瀏覽:
4,022
推:
225
回應:
0
2:58
2:04

穆斯林歡慶開齋節 封齋和紅包習俗別具意義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6,921篇報導,共12,789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6,921篇報導

12,789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