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遠、中、近、特」景

嵌入:
文字-A A +A

PeoPo應援團是公共電視PeoPo公民新聞平台推出的新網路節目,從10月份開始將針對「遠、中、近、特、訪」的拍攝方法,作一系列的介紹。

(本集字幕分享)

歡迎來到PeoPo應援團,上周我們複習了「遠、中、近、特、訪」的拍攝方法,提供給新手公民記者參考,接下來我們就要慢慢「肢解」,ㄟ 不 不 不 是「拆解」「遠、中、近、特、訪」這個原則,讓你更加了解喔!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什麼是遠景、中景、近景跟訪問吧!

初學者來到一個新聞現場,我們建議你拍攝,遠景、中景、近景、特寫跟訪問幾種鏡頭。

遠景,Long Shot,可以介紹出大環境的位置,譬如說「清水寺前廣場停了好多輛車」「旁邊還有民宅」。
中景,Medium Shot,可以呈現出部分環境的介紹,譬如說「清水寺門口 有隻石獅子」。
近景,Close Shot,介於中景和特寫之間的鏡頭,剪接時可以用來進行畫面的轉接。
而特寫,Close Up,就是更清楚看見局部細節,畫面的感覺也最有張力。

講得更白話一點,「遠、中、近、特」就是由遠到近來拍攝,既要讓觀眾看清楚大環境位置,也要看到細節的部分。

接著,我們來分享該怎麼拍,拍攝時,我們建議初學者把數位相機定住,也就是「定cut」來拍攝。暫時不要進行攝影機的運動,保持畫面的穩定度,記得每個畫面定住拍五到八秒,後續剪接的時候,就有穩定的畫面素材了。

接著我們多拍幾組「遠、中、近、特」的鏡頭,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剪接時只要交叉剪接,畫面就會很流暢了。

不過如果你天生反骨,或者是很鐵齒,都拍遠景或大景,剪起來就會變成這樣,感覺看不到重點怪怪的,如果你都拍近景或特寫,就會變成沒有報導的焦點。所以「遠、中、近、特」的鏡頭都要拍到,再交叉剪接,初學的公民記者們就很容易上手啦。

看到這裡,我知道你在狐疑了,不是說「遠、中、近、特、訪」嗎,怎麼這一集只有介紹「遠、中、近、特」呢?別擔心,因為訪問實在太重要了,我們會有專集另外介紹,敬請期待,下次見囉,掰掰!

一分鐘速成法

公民報導新手速成法:「遠、中、近、特、訪」拍法分享

認識「遠、中、近、特」景

認識鏡頭語言

出發採訪的準備功課

如何整理採訪素材

如何寫旁白稿

如何清楚念稿配音

配音的技術性撇步

如何先寫稿再剪接

如何先剪接再寫稿

上字與特效的使用方法

克服轉檔問題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三太子
29

加入時間: 2010.03.03

PeoPo Webcast

加入時間: 2010.03.03
963則報導
963則影音
1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5:49

漫步河畔找田寮 Try拍+首場在基隆

2023-03-22
瀏覽:
1,844
推:
43
回應:
0
5:19
5:50

2023迎新年 公民記者記錄集錦

2023-01-04
瀏覽:
3,750
推:
21
回應:
0
6:47

2022PeoPo公民新聞獎 新聞專題組得獎紀實

2022-12-28
瀏覽:
1,623
推:
9
回應:
0
9:35

宜蘭社區大學-不老志工 變身長照好幫手

2022-12-23
瀏覽:
1,308
推:
3
回應:
0
10:24

新楊平社區大學-老吾老耕一畦健康不老田

2022-12-23
瀏覽:
1,363
推:
5
回應:
0
9:47
9:28

南臺科大-暮年之不老夢想

2022-12-23
瀏覽:
1,344
推:
14
回應:
0
7:19

2022PeoPo公民新聞獎短片報導組得獎紀實

2022-12-21
瀏覽:
1,271
推:
22
回應:
0
10:35

認識「遠、中、近、特」景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77,212篇報導,共12,21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77,212篇報導

12,21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