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001 |
長頸鹿不見了 |
陳彥妤 |
LS002 |
陶出藝片天-王怡靜 |
李晨宇 |
LS003 |
教育的另類方法 道德營隊受益國小學童 |
吳長益 |
LS004 |
時間洪流下的刻字聲 |
陳銘輝 |
LS005 |
面對離開 - 心智障礙者的生命教育 |
李亞璇 |
LS006 |
「愛,不礙」- 美善社會福利基金會 |
方韋勻 |
LS007 |
火裡來去 - 你身邊的英雄 |
廖梓涵 |
LS008 |
如果我們成為問題?動保之前 |
毛御亘 |
LS009 |
3C褓姆盛行 威脅兒童網路安全 |
黃翊蓁 |
LS010 |
天地掃之鄉 逐漸走入歷史 |
林姿妤 |
LS011 |
現代陶淵明 |
呂怡潔 |
LS012 |
減重甩肉40公斤 找回健康人生 |
翁于鈞 |
LS013 |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維護高齡人口生活品質與尊嚴的挑戰 |
籃偉豪 |
LS014 |
全世界失眠 |
王藝儒 |
LS015 |
嘉義菸農 菸末的聲音 |
林玟秀 |
LS018 |
銘傳電視台 店家專訪-鹿皮 |
陳雅芸 |
LS019 |
山服轉個彎 |
蔡昀倩 |
LS020 |
青草留芳 |
甯楷翔 |
LS022 |
手工餅乾背後 喜憨兒們的努力 |
劉玟卉 |
LS023 |
健康飲食 樂活你我 |
蘇林 |
LS026 |
大手拉小手 走出教室探索大自然 |
林心玉 |
LS027 |
恐怖情人 |
戴銘佐 |
LS028 |
人情冷暖,在於通訊 |
張立卉 |
LS029 |
被皺紋淹沒的城市 嘉義 |
劉怡萱 |
LS030 |
同婚不同婚 |
蔡宇傑 |
LS031 |
碳排放與空污問題 |
林秉毅 |
LS032 |
《畫筆巧行銷 彩繪新客家》 |
曾詠莉 |
LS033 |
思父情藏在水餃裡 |
史庭瑄 |
LS034 |
新營第二市場 |
陳姿佑 |
LS035 |
台東青年的「煎」路創業歷程 |
林家瑜 |
LS036 |
與眾不同的浪漫 |
葉璇璇 |
LS037 |
荖濃大武壠族部落 未被正名的原住民 |
張爚勳 |
LS038 |
天災的影響重建工作是否完善 |
張宇葳 |
LS039 |
袖珍小物老技藝 傳承百年老記憶 |
江苡煊 |
LS040 |
到宅沐浴車讓失能長者「浴」見幸福 |
黃晴 |
LS042 |
廢棄梨梗化身鉛筆 打造「梨」想生活 |
張湘妮 |
LS044 |
阿華的夢想商店 |
歐陽迪芃 |
LS045 |
投幣人生 |
李佳凌 |
LS046 |
高捷開通,無助機車的減少 |
王冠淳 |
LS047 |
扯鈴冠軍趙志翰 扯出新花樣 |
廖翎惠 |
LS048 |
過期的食品還能食用嗎 |
陳宥汝 |
LS049 |
信守台灣歷史的教育工作者 張文隆 |
石奕賢 |
LS051 |
更生人志工專題新聞 |
趙珮宇 |
LS052 |
一起吃飯吧 |
黃家嬅 |
LS053 |
2018同志大遊行 ∣ 性平攻略由你說 人人18投彩虹 |
陳靜湄 |
LS057 |
課業輔導的存在與必要性 |
林書瑜 |
LS058 |
「浪」牠告訴你 尊重生命從教育開始 |
陳思媛 |
LS059 |
你的孩子,還是你的孩子嗎? |
蘇子傑 |
LS060 |
台灣螺鈿工藝 傳承百年好手藝 |
陳彥任 |
LS061 |
散場之後 |
李依蓓 |
LS062 |
僑想知道:你了解僑生嗎? |
黃華瑄 |
LS063 |
行道樹不合理斷頭修剪 為滿足城市森林願景 |
楊子人 |
LS064 |
原住民打獵社會議題 |
廖啓淵 |
LS065 |
有你,不一樣 |
林宛樺 |
LS067 |
那一天 |
張弘榤 |
LS068 |
竹跡 污水處理是滄桑 |
何雲鵬 |
LS069 |
由次文化窺見新世代樣貌:刺青與獨立音樂 |
潘千芊 |
LS070 |
台灣實體唱片的改變 |
林雅婷 |
LS071 |
世代薪火相傳 洞簫餘音嫋嫋 |
鍾謙柔 |
LS072 |
決戰馬頭山!生態與垃圾掩埋場的殊死戰 |
蔡孟峻 |
LS077 |
巫裔女子創業 大馬風味清真餐廳駐落台北 |
陳柔靜 |
LS078 |
遠赴他鄉的客家人——楊梅新住民的故事 |
沈盈希 |
LS079 |
逆風劇團 |
邱靖崴 |
LS080 |
一同趣上學 |
戴慧琳 |
LS081 |
反轉計畫 幫助街賣者重拾尊嚴 |
任詩妤 |
LS082 |
楊梅故事園區之張芳杰校長故居 |
蔡麗凌 |
LS083 |
無障礙校園 有障礙 記者/ 楊雅茹 黃旳 |
楊雅茹 |
LS084 |
學生對於同性戀的看法 |
許妙暄 |
LS085 |
台灣補習文化 |
韓捷瀅 |
LS086 |
友善社會 通用設計共出行 |
羅音吟 |
LS087 |
這片蔚藍的土地是你我共享 |
吳思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