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組:新聞專題組(共113件報名成功)
參賽編號 作品名稱 參賽者
A5 千年神木與三十億建案 陳治安
A6 刺青TATTOO 吳宇軒
A10 嘉義民雄田中央 秀明農法實踐地 彭富洋
A11 熱血 擂台 男子漢!!! 陳冠亨
A12 上山之路-大鳥青年山林見學 傳承文化與生活智慧 許薔
A15 小社團大力量 台大懷生社點燃動保希望 許瑞娟
A21 陸生眼中的台灣 莊蕙瑀
A22 明海論政(十一) 街頭藝人與弱勢族群 謝明海
A23 禁宰活禽絕 攤商斷生命2013.10.24 黃耿國
A31 台灣事業廢棄物的故事 黃煥彰
A32 落難神像的守護者 徐意嵐
A33 台灣文化臉譜一 傳統手工製香 天然ㄝ最好 賴進源
A34 台灣大學交換學生熱 延畢問題日益嚴重 傅心怡
A36 看見希望村 陳宏銘
A37 外國學生來台的原因及過程 李嘉儿
A38 郵差阿順發表「客語雙拼政策」 羅昌順
A40 老書店的生存價值 韓慧衍
A41 哭泣的森林! 許森茂
A42 台灣新勢力-大學生的夢想起飛 陳宣霖
A43 超級自閉MAN的奇幻旅程 黃怡瑩
A45 勇敢追逐音樂夢 陳映璇
A46 八倍速流逝的生命 侯豫承
A47 七年級生為夢想繼續發光 葉永杰
A48 華光將拆完 罰款仍苦逼!弱勢戶:無語問蒼天 汪彥成
A49 天花又來了 陳志軒
A50 貼進逆轉人生-蝶谷巴特 葉任恬
A51 工作不「聾」易 聽障者工作問題 曾健祐
A52 農業重「藥」? 環境保護的難題 楊寧芷
A53 想念美味 盧楹佳
A54 中年創業晚?靠熱情與熱忱 石傳驍
A55 遺失的珍珠 奚念慈
A56 永久屋在那裡? 張凱雯
A57 作品:毒石灰汙染遺萬年 牛厝村民自救發聲 張文賢
A58 生態保育 高雄愛河第二次整治計畫 闕伊婕
A59 阿媽的紙飛機 李珊
A60 第七屆TVBS大學新聞奬 創意競爭力讓你不一Young 顏碧瑩
A64 視想看得見,還是被看見? 江蕓榕
A65 八煙聚落 郭筱君
A66 流浪與棄養 蕭家榆
A67 發陷口湖 簡意臻
A68 苗南公路全線通車後 對後山居民效益之報導 林盈忠
A69 樂生療養院 趙方豪
A71 農業社區轉型 文化產業新趨勢 何慕晨
A72 古蹟中的校園 霧峰林家百年風華 何冠毅
A73 心酸無人知! 賣報婆婆的勇敢人生 鄭凱中
A74 青年農村再生 再現心故鄉 莊詩亭
A75 山區道路的整治紀實-你不知道的阿里山公路 林冠吟
A76 電影看板的巧藝-歸仁國中希望之牆 江國銘
A77 暗黑的影窗 尤永商
A78 啟兄ㄟ故事 陳佩芬
A79 外籍生來台交流 戴奕安
A80 外籍生來台的適應問題 蘇殷慧
A81 節慶工藝 傳承轉型靠自己 黃莉
A83 岸上的人 張弘榤
A84 河川糾察隊--攜手護河 施羽潔
A85 政府課徵電影稅 首輪二輪怎麼看 林芳儀
A86 「保」護我的家 別用保麗龍 鄭惠娟
A87 開設放牛藝術課 傳授牧童文化 葉思妤
A88 熱愛生命 永不設限-范晉嘉專訪 楊凱琦
A89 印尼媳婦為愛紮根 異地文化顯真情 戴詩靜
A90 關懷生命無國界 邱仲齊
A92 被遺棄的廬山 劉曉慧
A94 自食其力 「按」出一片天 楊翎衢
A95 南橫! 難橫? 洪春景
A96 協助就業 展翼讓喜憨兒飛翔(修正版) 王春煊
A97 現代人的文明病---你滑手機的姿勢正確嗎? 余長樺
A98 白浪部落客對原住民的執著 黃泓諭
A99 陸生眼中有意思的台灣文化 樓芬芬/李玲添
A100 《陸生來台 練出廚藝 學習獨立》 何婧
A102 用芭樂燦爛生命_金花阿嬤 張嘉雯
A103 人生擂台 卸下光環的女拳王 劉亭妤
A104 傲兒精神 玉里發揚 蔡文傑
A105 銀在同心 彩繪社區 趙亮玲
A106 染髮劑對人體的影響 王瑋萱
A107 視障協力車環島之旅--用心看見美麗台灣 甘育瑜
A109 轉變的人生伊拿 邱文雄
A114 都更來 古蹟倒 新莊郡役所面臨拆除危機 許家齊
A116 幸蝴桔醬 趙名翎
A117 移轉的叫賣聲 趙斾疋
A118 橋東橋西 林依葶
A119 路見不平 待轉心慌慌 林晴揚
A120 「又一座蚊子館?將軍漁港發展與活化的關鍵」 葉佳華
A121 社會人口結構變動,未來老人成為負擔?台灣準備好了嗎? 劉婉伶
A122 犬心犬意 保護流浪生命 蔡旻諭
A123 社運 動 不動 吳中凌
A124 低頭劃手機 低頭人際關係 林利陵
A125 契作代耕 認養幸福田 林爭意
A126 掌中戲─醫界人生 黃浩哲
A127 中大知多少 解放音樂節 石孟軒
A128 台灣人的小幫手——外籍勞工的權益探討 謝佩芬
A129 雨後的太和茶香 歐昶廷
A130 全民瘋環島 一起環島趣 吳婉君
A131 沒有金髮碧眼的混血兒 陳勤茵
A132 大風吹,吹什麼? 游宗樺
A133 無毒有機正當道 農場青年生力軍 王亮婷
A134 藝想人生 顧宇瑄
A135 新北市江翠國中肉身護樹82小時 游廉
A136 第二雙翅膀 張崇慈
A137 七年級客家女孩挑起傳承擔子 劉家宇
A139 付出三十年的愛 廖俊迪
A140 現今食品的清流-有機農業 劉芳慈
A141 遠望雲林海岸線的惆悵 張雅真
A142 sabau好茶 歡迎回家 吳憶萍
A143 記憶裡的兩岸 - 世代更迭發展與蛻變 林姍亭
A145 樂齡醫生堅守崗位 造福純樸公館 李伯富
A146 轉太快的風機PEOPO 蘇湘棻
A147 老街變調了? 黃郁婷
A149 小聚落大轉型:西寶有機創新機 梁丹青
A150 汪媽媽與寶貝班的故事 林韡勻
A151 師大商圈的公平與正義 許信欽
A152 熊米屋愛心烘焙坊 協助喜憨兒經濟自主 陳宜欣
A153 聆聽妥瑞氏症的聲音 陳唯翔
A154 300年歷史藍家古厝 黄嘉敏

評審將以報名成功時所擷取的檔案為評審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