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農轉商 大槺米粉工廠

分類:
嵌入:
文字-A A +A

轉型成功 延續的關鍵

 

反覆的動作下,隱含著對傳統手工產業的堅持與延續。在面臨農業發展式微的環境下,位於朴子大槺鄉的米粉工廠老闆,從原本種植農作物為主的莊稼生活,轉為發展米粉產業,這之間的改變,也隱含著時代的變遷。

 

米粉工廠二代經營者 沈太太:「以前的人一輩子做農,沒有什麼前途,想說轉商看有沒有比較好,就下去做米粉。」

 

朴子三寶之一 日晒米粉

 

老闆對於製作的每道程序嚴格把關,首先會將玉米澱粉攪拌成團,麵團經過篩網分成細長條後,再進蒸籠。蒸過的米粉會經過手工按摩的方式,使米粉鬆軟。接著使用菜刀切成段,經過一夜的放置,隔天早上再將黏起來的米粉揉開,放置竹筏上晒太陽。最後再進行包裝的步驟,運輸至各地。這些精細的過程,為的就是能讓民眾吃到品質最佳的米粉,也因此造就朴子三寶之一的美名。

 

米粉從原料的挑選上就是一道學問,大槺鄉的米粉使用玉米澱粉混合在來米粉,加上特殊工法,讓米粉口感更佳Q彈。

 

米粉工廠二代經營者 沈太太:「(米粉)晒太陽比較好吃,如果遇到天氣不好,(客人)都指名要天氣好的時候晒的。以前是用在來米直接磨成漿做,現在都用粉(做)。(兩個有什麼不一樣)兩個加起來口感比較好,純在來米粉比較不好吃,(為什麼),因為它比較爛,(沒那麼Q),沒有Q。」

 

米粉工廠二代經營者 沈先生:「(純在來米粉)吃起來,胃不好的人受不了,用這個(玉米澱粉)做就不會。」

 

時代的傳承 世代的傳遞

 

在面臨市場競爭的環境下,維持手工的米粉產業也有遇到不同的困境。

 

米粉工廠二代經營者 沈太太:「現在(景氣)沒有那麼好,而且現在吃的東西多樣化。現在年輕人不會炒米粉,他會去小吃攤買,有人做現成的,他會去那邊買,我們這邊(以前)一般家庭主婦都會炒,現在很少。」

 

即使產業買氣不佳,大槺米粉工廠仍然堅持傳統,利用手工天然的方式,傳遞米粉的美味給民眾,讓式微的文化延續下去。

 

FB留言板

PeoPo 討論區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1

加入時間: 2008.03.13

中正E報

加入時間: 2008.03.13
4,528則報導
2,197則影音
575則OnTV

誰推薦本新聞

作者其他報導

2:45

眠月線 沉睡於山林的秘境

2024-06-04
瀏覽:
1,927
推:
3
回應:
0
2:54

視障按摩師 超越偏見的自立之路

2024-06-03
瀏覽:
1,921
推:
0
回應:
0
2:21

走進社區大學 與在地緊密連結

2024-06-03
瀏覽:
1,997
推:
0
回應:
0
3:01

美麗建築成蚊子館 無人管理挑戰

2024-05-27
瀏覽:
4,171
推:
1
回應:
0
2:53

嘉義獨特廟宇文化 民雄騎虎王廟

2024-05-27
瀏覽:
3,079
推:
0
回應:
0
3:00

藝術之後 文物修復的情與理

2024-05-27
瀏覽:
2,576
推:
1
回應:
0

嘉市無形文化資產 隍義堂什家將

2024-05-20
瀏覽:
2,823
推:
0
回應:
0
3:00

麵麵俱到 彩色麵條晒出溫情

2024-05-20
瀏覽:
6,025
推:
2
回應:
0
2:56

樂在其中 三味曲用歌聲療癒長者

2024-05-20
瀏覽:
7,026
推:
0
回應:
0
2:58

玩弄於股掌之間 在地劇團的變遷

2024-05-13
瀏覽:
8,302
推:
15
回應:
0

務農轉商 大槺米粉工廠

搜尋表單

目前累積了188,510篇報導,共12,865位公民記者

目前累積了188,510篇報導

12,865位公民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