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登山猝死 儘管難防還是要防

2025/11/24 04:50
5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照片
照片

登山猝死 儘管難防還是要防

 

※ 登山,幾乎無法讓厄運不發生,卻能努力讓它不致太過影響登山活動!每個行山者都是自己的生命建築師,登山的價值和其引發的快樂,前提都植基於行山者盡力地看重自己的生存。因而登山前的萬全準備及狀況發生時的適切應變,有可能衍成為生死之關鍵?積極的態度會帶來積極的結果,對任何讓你憂慮的事,都應該去採取一點行動如預防登山猝死,不要只是在那邊躊躇或僥倖! ※

 
 

「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意思是說,君子在事故發生之前就加以防範,不會置身於有嫌疑的境地之中。登山,最遺憾、最令人害怕也是最讓人防不勝防的一種結果,就是山林走得好好的、身體也很健朗,怎麼上山走著「突然就死」了?真的很無言,說這是登山之惡嗎?登山容易猝死嗎?恐怕都不是!猝死,在任何時間、任何場合的任何活動裡都可能發生。登山,碰到這種事,只能說是命,除認了之外,家屬還能做什麼、怪什麼?

別以為自己很健康、很能爬山,上山根本從不會有過自己會猝死的念頭或顧慮?但這種突然地、非預期地死亡,不是中毒、意外或自殺等行為,人就這樣莫名其妙的過世了,令隊友們百思不解也很難相信這是真的?總以為這死者山友這麼健康、這麼健腳,誰知道他體內也許存在著一些潛在的疾病,和一些連自己都察覺不到的「危險因子」,正因為在山上受到一些較嚴酷的外在因素刺激而在極短時間內死亡或立即死亡,這也是外界誤認為登山較容易引發猝死的原因?其實,猝死在登山場域並不常見!

在今(2025)年9月底媒體報導,「移民署南投專勤隊隊長邱國志,昨(28日)驚傳獨攀台中市和平區八仙山,突然昏迷失去呼吸心跳猝逝,消息傳出後,友人均不敢相信。據了解,邱國志熱愛登山及馬拉松等運動,爬過許多百岳,去年11月間還在臉書貼文分享單攻玉山主、北、東峰3座百岳經驗,文中即強調自己無特殊病史,高山適應正常,過程如遇天候或身體狀況不佳即取消或撤退,不強攻,安全第一。」才50多歲警察大學畢業,服務警界30多年,為人和善,工作認真,是同事眼中的好長官,住彰化平常喜歡運動尤其是爬山,是資深山友, 有時也會帶人去爬山並分享登山心得,而這次在獨攀中級山八仙山卻猝逝,令人不勝唏噓?(彰化地檢署相驗後,死因判定為「心因性休克)

同來何事不同歸?日前(2025.11.18.)也傳出現任保七總隊刑事警察大隊二線四星大隊長張益誠(53歲),被登山客發現倒臥在南投縣信義鄉八通關古道6.5K路段旁(從白洋金礦山屋往中央金礦山屋途中),已無生命跡象。張某等3人原訂11.16-19日攀登「八大秀」,其同行隊友表示,18日凌晨出發要攀登秀姑巒山時,張員在路上因出現腹痛不適,並自行折返回中央金礦山屋,其餘同伴則繼續登山行程,不料張某回程後來卻倒地不起,誰也沒想到就這樣發生猝死意外。

凡是喜好登山的山友們都該正視登山猝死這個問題,平常要做好個人的健康管理,該檢查就檢查,該治療就治療,不要鐵齒、更不要不信邪,也不要相信幸運之神會一直關照你。從一些資訊得知,猝死是可以做預防的,只要你正視它、防範它,也許可以把這種猝死的機率降低一些?

1.平常就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多留心身體所發出的徵兆並處理追蹤這些徵兆。

2.了解一下自己家族裡是否有這種猝死等相關的病史,如果有就應該更加注意預防。

3.掌握自己是否有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低血糖、糖尿病等這些疾病?若有,在登山前應該和醫師好好討論並嚴格遵守醫囑去爬山,絕對不能自以為是,或自己當醫生。

4.登山雖然在短時間內會破壞你的「規律生活」,加上自然環境等因素變化較大(包括溫差大及過度疲勞等),若自身又有不可知的潛在危險因子等,出現猝死的機率無形中提高許多。因此在登山過程中,行程規劃不宜過緊,不要急著攻山頭或急著蒐集山頭數,放緩腳步、放鬆心情,很悠閒的登山,如此身心靈都會有很大收穫,也較能避免猝死的發生?

5.在山上不能喝太多酒,若已經感冒了就不宜再貿然上山。有些山友有種錯誤觀念,誤以為「登山可以治感冒」,這有點扯、也有點冒險?

登山,就在不斷適應、學習與享受的循環中運作,許多山友會感受到,儘管身體很疲憊但腦袋卻很清明,就是因為一直對外在的環境關注,反而忽略了身體真正發出的聲音,進而無法正確做出順應當下的身體回應。因此,百岳老查建議你,辛苦走了一天抵達山屋(營地)後,在將該做的事做完之後,應刻意給自己一段放空、靜心的時間(可能因人多紛雜,此事不易做到),讓自己靜靜地回到身體,腦筋裡不被外在環境及感受所佔滿,此時的你便容易聽見屬於自己身體的真實回應,察知身心狀況(提早發現一些身體徵候),同時也可檢視自己能否繼續未完的行程挑戰?這是對自己和對團隊負責任的做法,你或許可以試看看?

        ~  百岳老查 2025.11.24.

 

附 記:

山難,最不能讓人置信或接受的就是猝死。這些猝死的山友看起來幾乎沒什麼症狀,也都處在縱橫山區的健康狀態,怎麼會突然死亡?留下諸多疑問和不捨。其實,猝死多少都會有一些徵兆的,端看當事人或周遭的人有無覺察?照片一二截圖自邱國志的臉書,是他充滿自信的登山樣態;照片三是張益誠大隊長的官網資料照。

百岳老查回應:

也許,你無法預知明天會發生什麼,但你能決定如何面對今天或預防明天可能發生的事?人生是一次不斷變化的旅程,「無常」是旅程中最難以迴避的真實底色。這場突如其來的變化或許不那麼可怕,真正讓當事人或家屬等人痛苦的是無法去接受變化及其致命結果。雖然說無常讓一切變得短暫甚至幻滅,但也讓一切變得更加珍貴與珍惜。百岳老查如是說!2025.11.24.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