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且登山岳高,方見人生廣 安排學生登山體驗課程,允宜周詳而合規

2025/11/10 04:18
21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
檢舉
照片

且登山岳高,方見人生廣 安排學生登山體驗課程,允宜周詳而合規



 

山是學校,海是教室。山海教育不只是隨興的戶外活動,而是要扎扎實實的在課堂上、在野外裡去落實與實踐。山海教育的深遠意義,也不僅是體能與技能的培養,更是心靈的拓展;教育,就是要協助學生開展心靈翅膀,追逐人生的無限可能。  

 

登山望天闊,俯首看人生。「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ㄐㄧㄚˊ ,言語不通暢 ),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說明了,凡事事前有周詳計畫並妥適的準備及執行,就可能把事情做好;否則就有可能失敗或事倍功半或衍生一堆後遺症而餘波盪漾?

摸黑起登霧雨寒,學子奮進朝山巔。日昨(2025.11.04.)報載,新北市「康橋國際學校安排學生登山體驗,從攀登挑戰中體驗生命教育,上周校方帶領500多名學生分梯次攀登合歡山,在合歡北峰搭設多個帳篷與天幕等,卻未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而違規,遭太管處依法開2張罰單,最高可罰6000元。校方今回應表示,上周活動學生550名分5梯次前往登山,因山區氣候變化多端,校方為確保學生安全,都會攜帶緊急醫療帳篷,學生若有意外狀況時,可讓隨隊醫護人員能及時照應,該帳篷為提供高山緊急醫療使用,每天都會撤收,將來會依規定先向主管機關提出申請。」此事件凸顯出諸多問題:

1.此團體登山案似乎是學校委託某旅行社辦理?是學校主導或是旅行社主導,不得而知,主導者就該負全部責任。不管哪單位主導,都該嚴審本活動之企劃案,並監督依企劃如實(時)如質且安全地完成山域教學任務;該做的一項都不能縮水。

2.該登山教學之企劃允宜完整可行,力求安全而愉悅的達成活動目標。諸如行程的合理規劃、意外事故之應變、醫療作為之預備、伙食(含飲水)之準備、現地教學之遂行、撤退計畫、基地指揮中心之開設(含前進指揮所之選定)、廁所之規劃與整備、行前教育與訓練之遂行等等。

3.辦理這種數百人之學生登高山教學團,並不容易,重點是要有一個周詳的計畫與堅強執行能力之團隊,且這個團隊必須做好各種狀況之沙盤推演與整備,務必做到服務(工作)人員到位、裝備器材皆到位、進程嚴控等,確保全程活動之順遂且安全推展。本次活動因天候不佳,故合歡西峰的行程取消,此為果斷且智慧之舉。

4.從結果論看來,這種大團體分梯次的登山教學活動,一定是「專案申請」入山入園,承辦單位竟然未將在合歡北峰三角點附近之「前進醫療站」及「伙食供應站(補給點)」之開設一倂提出申請,致遭人檢舉而開罰,影響學校聲譽,著實計畫不周,對一個長年注重登山教育的老牌學校來說,確實有點不可思議,殊值檢討?

5.魔鬼總藏在細節裡!上山之學生人數眾多,且要攀登合歡北峰與西峰,這個登高山的山林教育,確實是個有挑戰性且對中小學生是大考驗的壯舉,設置醫療站及專業醫務人員進駐誠屬該當。只可惜,這事未在企劃中明列並管制執行?若臨時搭個帳篷且由非正牌醫務人員充任,萬一有事,誰該負責?正牌醫護人員隨隊上山,總得有個據點以為應變場所,尤其在天候不佳時!

6.承辦單位應完全知悉進入國家公園該遵守之規定與事項,並據之審查企劃案內有無違規或便宜行事之項目?不該發生之違規事件卻發生了,接受相關法規之裁罰,只是剛好而已。常年都在辦的活動,怎會凸槌呢?是不是日久玩忽了?

登山望遠,臨海觀波濤壯闊。台灣是個多山環海的國家,面山面海教育從小就應該在學校內予以紮根,這真的是一項不容等閒視之的「基本敎育 」。透過教學活動推廣並熟悉山林觀念、技術和知識,藉以提升對山林環境與愛惜生命的意識。只可惜國內從小學到大學總共有4056所學校(根據《中華民國第七次教育年鑑》教育統計資料,以99年為例:國小2661所、國中740所、高中職491所、大專164所),又有幾所學校像康橋國際學校及全人實驗中學等那樣重視山林教育?讓國人安心而安全的走入山林與海洋,勇敢的縱橫在國土的每一角落。讓學習從山海開始,從小紮根,從生活出發,進而提升健康國力、增進國民幸福,其重要性並不亞於課堂上的知識傳授?

        ~  百岳老查 2025.11.10.

 

附 記:

山海可為師、樣樣是教材、處處能學習,把山海變成教室,培養每個孩子都有能力走進自然、走進自己,這不該是遙遠的夢或奢望?台灣超過70%以上的面積都是山林,而山林應該是學生們的另一個教室,學校的任務之一是帶領學生邁出腳步,感受與體會山林賜予的豐富資源和生態之美。「教育一定要跟土地連在一起,讓孩子認識環境,就是認識自己,並能從中培養耐挫能力。」本照片引自2025.11.04.聯合報(圖/民眾提供)是康橋國際學校為讓學生親近山林,帶領500多名學生分梯次攀登合歡山北峰與西峰,而選在合歡北峰搭設多個帳篷與天幕帳等,卻未向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申請而違規,太管依法開出2張罰單。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