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限節能灶 看見能源與永續走進生活
【公民記者 郭怡蘩 /嘉義報導】在嘉義觸口自然教育中心, 一堂生活化的能源體驗課,正帶著志工重新看見,每天在我們手中發生的火與能源 ,其實和生活、環境息息相關
嘉義觸口自然教育中心/環教師 /自然名 柴犬
會覺得燒炭跟碳足跡有衝突, 它確實是有一點衝突,但是其實因為以我們現在主要的能源大部分都是瓦斯或者是電,那我們使用的這個柴火,就是除了它是比較在地,不用再運送什麼石油進來,它其實還有一個算是增加一種生活的煮飯技能。
因為也許未來氣候變遷的大時代下,我們不一定會用瓦斯或電,那如果我們身邊有一些柴火,就適量的去燒它,其實我們在燒的時候 我們會很強調提升燃燒的效率 ,所以我們就會使用火箭爐提升它, 不用很多的排碳
OS減碳不是概念 ,而是透過最簡單的爐火, 看見能源的流動
當能源變得透明 ,氣候變遷與碳排放也就不再遙遠
淨零生活的重點, 是透過在地食材,減少運輸碳排 ,真正降低食物的碳足跡
環教師
所以我們這個課主要是以碳足跡為主 ,它就在討論食物,所以我們都會儘量用在地的食物,跟在地的材料,然後煮出一道午餐讓大家去享用
OS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強調極限節能灶,利用在地自然的材料 ,提升生活的韌性,以守護環境為出發,傳遞永續綠生活的概念 。
國家森林志工/張小姐
現在越來越熱,熱比較長 、冷比較短 ,就是碳的關係
OS 所以就是利用低碳的方式來保護環境
國家森林志工
在玩麵包 ,因為我第一次玩麵包啦
OS手作的感覺怎麼樣
國家森林志工
不知道好不好 ,一定很好吃喔,做好的,真材實料
大人啦 老人啦像我這種老人可以一起玩
OS
觸口自然教育中心 ,把氣候變遷 、能源教育,變成實際的生活行動,少浪費 、 選在地 ,用得更有效率 ,就是每一個人都應該參與的永續生活
OS 從今天開始 ,用一個小行動
為這片土地 ,留下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公民記者 郭怡蘩/ Julia kuo
嘉義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