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假日不歇的使命:伍立委與生態專家的「愛護工法」承諾

2025/10/20 09:41
12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假日不歇的使命 內獅教會崩塌案

立委伍麗華的三層次交心

與生態專家的愛護工法承諾

照片

【屏東獅子鄉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打破慣例的週日會勘——立委的服務哲學

        週日(10/19)的清晨,原住民部落的陽光灑在屏東縣獅子鄉內獅教會後方。不同於往日的寧靜,這裡聚集了一群特殊的會勘隊伍。立法委員伍麗華打破了公部門「假日不公務」的慣例,親自帶領著水土保持分署、獅子鄉公所、地方民意代表以及多位生態檢核專家,一同踏查這處令人憂心的崩塌邊坡。

        伍麗華委員坦言,在她的公職生涯中,她從未遇過公家單位選在星期日進行會勘,也未曾親身參加過高度專業的生態檢核會議。然而,內獅教會邊坡崩塌的急迫性與對部落族人信仰中心的威脅,讓她深知這一次必須例外。

        在她心中,立委的工作哲學是務實而直接的。她將自己比喻為「做生意的店家」,顧客有需求,她就得想辦法「供貨」到位;又像是「業務員」,工作成效是要看實際的「業績」的。因此,將人民請託的需求和經費爭取到位,是她的核心職責。至於工程和環境的專業細節,伍委員則強調必須充分尊重專家們的把關權,確保工程不僅解決問題,更要兼顧永續。這份在假日啟動的使命感,源自於她對部落安危的深切承擔。

照片

沉重剖白「一個愧疚  一個感動  一個提醒」

        在會勘接近尾聲時,眾人聚集於教會前的空地,進行總結與發言。在主持人屏科大水保許中立教授和獅子鄉朱宏恩鄉長的邀請下,伍麗華委員站到了族人與專家面前。她的神情莊重而沉穩,沒有先談經費,而是以「一個愧疚、一個感動、一個提醒」的三重心情,對現場所有人進行了一次深刻的交心。

愧疚之源:五年前的陳情與公部門的私人盲區

        伍麗華委員首先提及的,是深藏已久的「愧疚」。她透露,早在五年前,內獅部落的族人就已向她陳情,反映教會後方邊坡的潛在危險,期盼能及早建置擋土牆。

        然而,在長達數年的協調奔走中,公部門始終受限於將教會「視為私人產權」的界定,讓公共資源難以介入。這道公權力介入的「盲區」,讓她找了幾個部會都無法爭取到經費。伍委員語氣沉重地表示,這份延遲與無力,直到邊坡「終於釀成災禍」,才得以突破法規的限制。儘管所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這份遲來的工程,讓她深感對族人的承諾有所虧欠。

 感動之情:跨部門合作與水保署的溫暖體恤

        隨後,伍委員話鋒一轉,表達了令她十分「感動」的插曲。在協調此次搶修經費的過程中,她看到了公部門之間罕見的體恤與人情味。

        伍麗華委員指出,水土保持分署(水保分署)在評估經費分擔時,主動提出請台灣電力公司「免於分擔」這次的修復費用。水保分署考量到台電的營運經費也十分拮据,而且台電人員在偏鄉服務同樣辛苦。這份主動替友軍單位著想、打破以往硬性比例分攤的「體諒」,讓她深受感動。她認為,公部門之間的互助與體恤,是有效率、有溫度的服務的基礎。

 建設之念:專家是部落的幫手,找尋最好的工法

        最後,伍委員將焦點轉向在場的部落居民,提出了建設性的「提醒」。她強調,包括屏科大水保許中立教授、環保聯盟張怡律師、落山風顏士雄研究員、野鳥學會蔡乙榮,以及劉川老師等在內的每一位生態檢核委員,他們不是來「刁難」工程進度的「絆腳石」。

        她提醒族人,專家們的到來,是來「幫助我們」找到「最好的工法」的。他們的專業把關,是為了讓整治工程能做到長久、永續、且友善環境。伍委員呼籲所有部落居民,應信任並接納專家的建議,共同努力,確保工程能達到最佳效果。

照片

愛的工法啟動——「出自於愛,不是私心」

        隨後的生態檢核會議中,會勘委員們展現了高度的專業與熱忱。每一位專家在檢視地質圖資、工法可行性時,皆流露出了對部落的「愛護」心聲。他們不僅要求工程必須「做到好、做滿」,絕不能敷衍了事,更在安全無虞的前提下,建議應盡可能「加快」速度,同時主動提出願意從旁協助,提供進一步的技術指導。

        伍麗華委員在一旁聆聽時,內心十分欣喜。她意識到,這些專業人士在假日捨棄休息,全心全意地為一個部落的安定著想,這份精神已超越了職責。

        她轉頭告訴隨行的助理:「當我們出自於愛,而不是出於私心或政治考量,所有的事情,自然就會往美好的方向走去。」在她看來,此次會勘的成功與共識,證明了「愛」才是最好的工法,是推動原鄉建設最強大的力量。

感謝與承諾

        此次假日會勘圓滿落幕。立法委員伍麗華特別感謝所有一同前來現場關心的公私部門夥伴與專家學者,他們的參與,是推動原鄉建設不可或缺的力量。

        她致謝的對象包括:屏科大水保許中立教授、環保聯盟張怡律師、落山風顏士雄研究員、野鳥學會蔡乙榮、劉川老師,以及獅子鄉朱宏恩鄉長、李紀財議員、侯廉聰副主席、朱彥政代表、楊登福村長、楊緯震特助、李昌隆特助及所有公務同仁。伍委員承諾,未來將持續秉持「出自於愛,而非私心」的精神,督促工程進度,為內獅教會與族人爭取長久的安定與福祉。

照片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