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買用還洗循環瓶 Zero Bottle 讓減塑變時尚

2025/10/22 21:00
16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彭晨喻、黃子珊/新北市報導】一段海龜鼻中插著塑膠吸管的影片,曾讓全球數百萬人震驚,也讓顏彰廷開始思考:人類日常中看似無害的小物件,竟可能對自然環境造成如此深遠的傷害。這段畫面成為他反思塑膠污染的契機,也啟發他將對環境的關懷轉化為實際行動。

於是,ZERO BOTTLE 應運而生。顏彰廷以創新的循環瓶器系統為核心,嘗試從源頭改變人們對包裝與消費的想像。這不只是重複使用瓶器,而是一整套包含設計、生產、回收與物流的永續運作模式。透過耐用、可回收的瓶器搭配完善的回收機制,ZERO BOTTLE 減少一次性塑膠的依賴,並引導消費者輕鬆實踐環保。

↑ZERO BOTTLE創辦人顏彰廷透過洗沐用品的租借模式,建立一個讓消費者、店家與環境三方都受益的良性循環。攝影/黃子珊。

顏彰廷,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香粧品學系,並於台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取得碩士學位。在學期間,他對環境議題產生濃厚興趣,特別是在一次觀看海龜鼻中插著塑膠吸管的影片後,深受觸動。這段經歷促使他思考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並立志從事與環保相關的工作。

畢業後,顏彰廷曾在綠色品牌歐萊德工作,深入了解綠色包裝與咖啡洗髮精、茶樹洗髮精等永續產品的開發與市場運作。隨後,他加入容器租賃團隊「青瓢」,參與推動可重複使用容器的實踐。2020年,顏彰廷創立 ZERO BOTTLE,致力於建立洗沐用品的循環瓶器機制,推動減少一次性塑膠使用,實現環境永續的目標。

從「青瓢」到 ZERO BOTTLE——容器循環的實踐與轉化

在青瓢工作期間,顏彰廷深入參與容器租賃服務,了解可重複使用容器推動上的挑戰與機會。他觀察到,消費者參與意願與便利性高度相關,若能降低使用與回收門檻,將有助於提升接受度。這段經驗,成為他創立 ZERO BOTTLE 的起點。

此外,顏彰廷也受到美國 TerraCycle 旗下 Loop 模式的啟發。Loop 以高質感可重複容器、宅配到府、回收清洗等方式,重塑消費性產品的包裝邏輯。雖然模式成熟,但他認為直接複製不適合台灣市場。因此,他參考 Loop 的概念,結合青瓢經驗,發展出「買、用、還、洗」模式,不依賴宅配,而透過與在地店家、便利商店物流系統合作,讓瓶器回收更貼近消費者生活,降低循環參與門檻。這樣的模式轉化,讓 ZERO BOTTLE 成為更貼合台灣消費者需求的循環經濟解方。

循環瓶器的研發之路:兼顧耐用與美學的挑戰

要建立一個有效的容器循環模式,一款符合需求、耐用且好用的循環瓶器是關鍵。顏彰廷深知這一點,因此在瓶器研發上投入大量心力。顏彰廷回憶,循環瓶器從無到有的過程充滿挑戰,必須兼顧耐用性、功能性與美學。初期,團隊曾選擇不鏽鋼作為第一代瓶器材質,因為其堅固且可重複使用。然而,實際投入市場後,發現不鏽鋼瓶容易在物流與回收過程中產生凹陷與刮痕,且加工成本高昂,不僅提高產品售價,也降低消費者接受度。此外,不鏽鋼瓶的重量與外型也讓部分使用者感到不便。

這些問題促使顏彰廷帶領團隊重新思考瓶器材質與設計。他們最終選擇以再生回收塑料(PCR)作為第二代循環瓶的主要材質,不僅大幅降低碳排放,比使用新塑料減少約 60%,同時還改善了回收時的耐用性與使用體驗。瓶口採內縮設計,防止清洗後積水滋生細菌,瓶蓋結合量杯功能,既方便使用,也降低配件遺失風險。瓶身則採霧面極簡設計,提升質感,讓環保產品跳脫傳統塑膠瓶的廉價感。

「買、用、還、洗」的永續循環模式挑戰與突

顏彰廷以「買、用、還、洗」的循環模式,打造台灣少見的環保瓶器回收體系。消費者購買後使用完畢,將空瓶歸還至合作店家或便利商店,並能獲得折價或押金退還,促進使用者主動參與資源再利用。回收後的瓶器不會就此棄置,而是進入一套嚴謹的清洗與消毒流程。這些瓶器首先會經過浸泡與高壓水流沖洗,以去除殘留物與雜質,再以熱風設備烘乾,最後透過紅外線消毒進行高效殺菌,確保每只瓶子在重新裝填前都達到食品級的潔淨標準。透過這樣的封閉循環,成功降低一次性塑膠廢棄 。

↑ZERO BOTTLE循環瓶器流程。製圖/黃子珊。

然而,這套模式的建立過程充滿挑戰。消費者已深植一次性包裝的習慣,因此顏彰廷透過市集活動和合作店鋪教育推廣,逐步改變消費者以歸還代替丟棄的行為,進而提升接受度 。其次,物流與清洗體系的搭建是技術與成本的雙重考驗。顏彰廷與清洗廠商密切合作,設計簡化瓶口與內部結構,避免清洗死角,以達到優化瓶身設計的同時確保衛生安全,讓回收瓶器可以放心重複使用 。

此外,為掌握瓶器的實際使用與回收狀況,顏彰廷在瓶身導入 NFC(近場通訊)技術,讓每個瓶子都有獨立的編碼。透過掃描 NFC 標籤能夠追蹤瓶器的流通次數、回收率與使用週期,並據此進行數據分析與系統優化,調整瓶器的投放與回收路徑、改進設計與壽命管理、分析用戶行為模式。這不僅有助於管理瓶器的循環效率,也能協助了解用戶的實際歸還行為,找出影響回收率的關鍵因素。NFC 所提供的清楚追蹤機制,讓顏彰廷能夠從數據中看見問題的輪廓,例如:哪些地點的回收率特別低、瓶器平均在第幾次循環後消失、哪些類型的用戶較少歸還等。藉由這些資訊,品牌可以進一步設計誘因機制、優化投放策略,甚至提出更符合使用者習慣的回收方式。

便利與誘因並重——打造人人都能參與的回收機制

Zero Bottle 的核心推廣策略是打造便利的回收網絡,搭配便利商店的「店到店」物流服務,打造從購買、使用到回收的完整循環鏈,大幅降低消費者的歸還門檻,促進環保行為普及。截至目前,Zero Bottle 已在全台北中南部設立近 40 個合作回收據點,讓消費者能夠輕鬆就近歸還空瓶,實踐循環經濟。也積極與在地循環品牌合作,包括知名自然有機超市里仁,販售使用 Zero Bottle 循環瓶器的產品外,也設立實體回收點,方便消費者歸還空瓶。

此外,Zero Bottle 與創新品牌萬秀洗衣店 深度合作,雙方聯名推出專屬循環洗衣精瓶器,強調環保與使用便利,並透過快閃店推廣理念,提升消費者對循環經濟的認知與實踐。為鼓勵回收,顏彰廷設計購物金回饋制度,消費者與合作店家皆可獲得獎勵,進一步提升回收率。創辦人顏彰廷指出,循環經濟要成功,必須建立完善的經濟誘因,讓各方都願意投入並獲利,才能成為永續的商業模式。

未來,顏彰廷將持續拓展合作,讓循環瓶器成為生活常態,推動從線性經濟走向永續未來。

採訪側記

與顏彰廷創辦人的訪談中,我深刻感受到他將自己的學經歷與對環境議題的關注,轉化為具體的行動與創新。顏彰廷提到,ZERO BOTTLE 起初由於資源有限,幾乎是他一個人負責所有的工作。從產品設計到業務開展,甚至是與品牌合作的洽談,他都親力親為,這份專注與熱情驅使著他一步步推動品牌向前發展。他不僅是品牌的創辦人,更像是這項改變的核心推動者,讓ZERO BOTTLE的循環理念能夠深入更多人的日常生活。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