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污染到重生 公民行動喚醒老街溪
【記者 郭怡蘩/桃園報導】三萬尾魚浮屍老街溪 ,河面失去的聲音 卻留下了哭泣 ,這不是天災而是人為的警訊。

OS1 每年夏天老街溪上演著相同的悲劇, 當河面飄滿魚屍惡臭蔓延,習以為常的背後是自然失衡, 與環境危機的再度浮現。

中壢社大 生態導覽老師/盧德一
因為老街溪屬於那種失能河就是斷頭河, 它沒有上游原本是大漢溪 ,後來被淡水河 、店溪襲奪掉以後 ,上游就沒有水源了, 所以原則上這裡一樣的 ,河川的話它沒有所謂的上游的一些動能, 所以原則上它是比較平緩的,不需要特別去築堤 ,它只會有外水不會有內水。

桃園市水務局外包商 /張瀚陽
水質很差 ,對 ,水裡面的垃圾 ,這裡的居民好像傳統觀念是死貓、 死狗都丟河裡面
OS2 每年夏天都要來 ,一次大概會打撈多少多少的量嗎?
桃園市水務局外包商 /張瀚陽
3萬條 ,我是巡溪的 ,本身發現一些工廠埋暗管、 排放廢水太多…

OS3 河川是城市的生命線 ,當溶氧量下降 、垃圾堆積, 水中的生態逐漸減少 ,這不只是自然現象, 更是大自然對人類發出的警訊。

新楊平社大/林琨堯老師
例如說雨水不夠或水流不夠, 它都會讓溶氧降低, 雨對魚是比較不ok, 但是沒辦法大自然的狀況就是這樣子
阿摩尼亞大家知道東西腐爛它會產生阿摩尼亞, 但阿摩尼亞還在標準範圍內、 因為它是一個自然的河川 ,大自然不可能沒有 ,而且阿摩尼亞 ,它會變成植物的養份 。

OS4 即使政府持續的清理, 民眾不斷的通報 ,溪流仍在夏天中陷入了沉寂。
中壢在地居民 志工
如果我們今天不重視死魚啦,或者是河水的顏色的話 ,那個河川就會愈來越嚴重。

中壢社大 生態導覽老師/盧德一
大家一起來守護老街溪, 民間團體就在做一些校處 ,還有一些應該講說生物性的一個淨化水質的一些方法都有在投入。

OS5 老街溪的改變仍在持續中,這條曾經被遺忘的母親河
如今被人喚醒,志工撿起垃圾、巡守隊投入監測 ,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讓魚群回來 、讓溪水恢復清澈。

OS6 保護河川 ,不是口號
而是從你我的行動開始!
老照片/國家文化記憶庫
公民記者 郭怡蘩/Julia kuo
桃園中壢 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