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滿園文旦成廢果 農民收成化泡影?

2025/09/29 21:05
1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記者 王紓綝、曾珮甄/台南市報導】

今年七月,丹娜絲颱風於嘉義縣登陸,重創台灣中南部,造成台南麻豆文旦果園嚴重受損,果實大量落果、果樹受創,農民一整年的心血幾乎付諸流水,也牽動了中秋佳節的應景果實供應。面對收成減少,農民、農會與政府又該如何使文旦產業在天災後持續穩定發展?

文旦落果成災 農民心血付諸流水

據農糧署2024年統計,臺灣文旦年產量約七萬公噸,其中,臺南就佔近兩萬公噸,為全台最大產區。而中秋將近,民眾最期待的文旦卻因風災而大幅減產,且農民生計也面臨嚴峻考驗。

台南文旦果農 朱福春:「去年是四萬斤,今年就我上一次給它採收,差不多四千斤,落果率九成。損失這麼多,那個穩定的客戶就酌量給他減少供應。」

農業部估計農產損失金額約9億5587萬元,而受損作物主要為文旦柚,損失金額約2億998萬元。面對此次災情,政府也在第一時間開放補助申請,以減輕經濟上的衝擊。並派員下鄉勘查,同時結合志工力量協助清理,希望盡快減輕農民的壓力。

麻豆農會總幹事   孫慈敏:「所以我們也鼓勵農友就是說,盡量就是像這個,文旦作物保險的風險的話,要保險一下,分散風險,萬一有像這次掉果了,至少有那一些錢,稍微來補助一下他們的損失。」

台南文旦果農   陳淑芬:「後來我們政府也有請一些國軍,他們來幫忙把它弄到車子上去,載去那個垃圾場,落果很多,那靠我們農民人力是不夠的,所以說我們都很感謝。」

原以為落果能製成加工品,但颱風期間掉落的文旦大多尚未成熟,最終無法利用,也讓農民辛苦一年的努力化為泡影。

台南文旦果農   陳淑芬:「這個時候的文旦,剛好這個颱風來的時候,文旦它剛好是在生長期,它還沒有到它成熟,所以說這個沒辦法做成加工品。」

文旦減產 價格仍穩定

雖然文旦產量減少,但多數果農與固定客戶長期合作,因此價格並未如民眾擔心般大幅上漲。農會也表示,即便每斤價格出現一二十元波動,也只是市場正常現象,並非颱風造成。

麻豆農會總幹事   孫慈敏:「其實農友沒有怎麼漲價,因為文旦是長年生,那長年生是每年都會採收,那他們的客人都是固定的老客戶,所以對他們來講,他們等於說就是,都是給予正常本來的價格。」

文旦策略聯盟 升級產業與拓展市場

農業部近年也推動「文旦產業策略聯盟」,打造共同品牌,提升能見度。透過加工產品延長銷售期,從果乾、精油到清潔劑應有盡有。未來還規劃早收技術與自動化加工,讓文旦走向日常化與國際化,兼顧農民收益與產業升級。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