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新人文鄉情墨彩藝術家--李國聰大師的雲端個展「靈山藝揚」光輝十月佳節登場~

2025/09/26 23:39
39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嘉義縣梅山鄉藝文報導/記者林慧茹

照片

(新人文鄉情墨彩藝術家--李國聰大師(右三)的雲端個展「靈山藝揚」雙十佳節精彩登場~記者林慧茹翻攝)

坐擁嘉南平原與雲海之上,一場在雲端開啟的藝術與文化感官饗宴--

新人文鄉情墨彩藝術家--

李國聰大師的雲端個展「靈山藝揚」在9.26~10.30隆重登場~

今年中秋,海拔千米的嘉義梅山鄉太平雲梯服務中心二樓-公共藝術展示空間,邀您在即將到來的光輝的十月藝術文化季(註一),自9.26~10.30一起來共同欣賞--新人文鄉情墨彩藝術家--李國聰大師的雲端個展「靈山藝揚」~

本次展出嘉義縣梅山之光的第三屆文化獎得主李國聰老師精彩彩墨創作共37幅。

照片

(左.總統府資政張博雅致詞,右.梅山鄉太平產業合作社理事主席--嚴清雅及李國聰老師。記者林慧茹翻攝)

9.26日開展同步舉行開幕,梅山鄉太平產業合作社理事主席嚴清雅盛情歡迎~

開幕式蒞臨嘉賓貴客雲集,總統府資政張博雅親臨致意,梅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簡承盈,嘉義縣、市藝術家群,及李國聰老師表妹--梅山的女兒王瓊玲作家--第四屆文化獎得主蒞臨,一門二位文化獎得主,傳為佳話。

照片

(左-張博雅院長,右二,王瓊玲作家。記者林慧茹翻攝)

時值光輝十月,初秋盛景,梅山鄉太平雲梯正舉辦藝術文化季,李國聰老師應梅山鄉太平產業合作社理事主席--嚴清雅主席邀請,把歷年來的寫生及寫意山水風情畫或是饒富禪意畫作或是花.鳥.人物佳作呈現給前來太平雲梯的民眾們欣賞。讓民眾飽覽太平雲梯真實景色又能走入彩墨繪畫的世界,進而富養身心靈。

照片

(李國聰老師描繪太平雲梯彩墨作品。記者林慧茹翻攝)

李國聰老師,成長於海拔700~1300公尺間的嘉義縣梅山鄉龍眼村人。

該村西倚大尖山稜脈,南為碧湖風景區,東有清水溪,景色壯麗;李老師與自然為伍,熱愛自然的天性與本能深植於心,成為其日後水墨創作的源頭。

如何賞析李國聰老師畫作,記者訪問水墨大師張碧寅老師表示:「李國聰老師的山水畫受教於傅狷夫、羅芳老師,尤其深受傅老師繪畫精神影響,故所畫山水必實地訪查、寫生,期盼呈現台灣山水自然風貌;於寫意花鳥畫則受教於賴敬程老師,在用墨濃淡乾濕及用色之繪畫技法上受惠頗多;李國聰作品中也傳承了黃昌惠老師花鳥寫生傳情創作的理念。

而激勵李國聰臨摹古畫的決心,則是因為工筆畫金勤伯老師課中常提及美術史軼事。尤以張大千如何耗時將近三年的敦煌壁畫臨摹畫作,奠定了張大千在中國繪畫史上地位的故事,更加強李國聰勾摩古人手跡的信心。所以欣賞本次展出的人物畫亦可看出古典況味。

期間也問道於梁丹丰、林仁傑老師的人物畫,劉煌與呂基正老師的素描,如此匯聚了多位名家的精神,在創作中屢出新意。」

照片

(莊玉明老師與李國聰老師於展出畫作。前合影。記者林慧茹翻攝)

而參加開幕式的臺陽美術協會莊玉明秘書長表示:「李國聰老師年輕時候,就對世界藝術的潮流非常關注與研究,特別欣賞表現主義的畫作。李國聰老師為新人文鄉情墨彩藝術家,對藝術推廣,不遺餘力。其墨彩畫作,從傳統寫生出發,融合東西美學與技法。墨韻、筆法、虛實及鄉情鄉景圖式,自成風格風格。如2020《富貴平安》、2019《風斜香遠》、2025《桃花源》等作傳統中有新意,與時俱進,具新人文墨彩特色與風格。」

近一年李國聰老師也經常帶領嘉義縣、市藝術家們屢到梅山寫生,紀錄人物風情,徜徉於藝術畫海。確實是新人文鄉情彩墨藝術家的典範。

歡迎各位走入太平雲端的朋友們,在看到寧靜致遠的山景,也同時走入李國聰老師的“靈山藝揚”充滿藝術與人文的彩墨世界!

照片

(空手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李國聰老師作品富有詩意。記者林慧茹翻攝)

 

**

後記

(註一)

交通部觀光署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以下簡稱阿里山管理處)於今(9月26日)舉辦「2025梅山太平藝術季」記者會,宣布將於10月10日至12日推出以「茶韻憩陶‧藝遊太平」為主題的區域亮點活動。除規劃在地深度體驗遊程外,本次藝術季並結合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南投分署、嘉義縣政府(文化觀光局)主辦之系列活動,由梅山鄉公所、梅山鄉農會、在地地方文化館、社區發展協會、產業合作社、藝術家及觀光圈產業夥伴等共同協辦,透過公私部門資源整合攜手推動。

**

感謝嘉義市美術協會前理事長--張碧寅老師賞析提供。

感謝--臺陽美術協會莊玉明老師資料提供。

**

記者林慧茹連線採訪報導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