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蘭古道之 石碇烏塗窟
在台北會看到一班駛往烏塗窟的公車,路線長、班次不多,
從台北景美發車,一趟大約要1個小時。
這個平靜的內山小鎮,在淡蘭古道上的地位,並不特別。
很多人還不知道烏塗窟在哪裡?更少有人知道,它曾在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中出現過。
石碇再進去6公里的烏塗窟,古早,因為有煤碳露頭,煤炭順溪水流下,讓地上和溪底變成黑色的,所以稱作黑土窟。
早期烏塗窟因為採碳,形成略有規模的聚落。
烏塗窟在很裡面的景美溪上游,以前和外面交通困難、生活艱苦,除了做煤碳,就是種些做染料的大菁。
現在煤礦早就沒落,礦場已經不見了。
不過我們還是找到了礦坑所在,它在一條小溪的半山腰。
煤場當地屋主黃女士說:
「它的推車煤車就是推到這邊卸在這邊,
就在這個地方,就是貨運車來載炭的地方。那個時候沒有路就是靠鐵軌走的。」
礦坑的山腰那邊,現場並沒留下一絲遺跡。倒礦和載煤碳的地方已經蓋了一棟房子。
鄰近坑口有一間最古早的屋子。
「那個房子早期就有,只是他們又改建過的。」
雖已改建過,今日也只剩靜默與孤獨。
1895年日本人來台灣那一年的年尾,台北有一場驚天動地的武裝抗日事件,也就是歷史上所稱的元旦事件,它最早發動的地點就是烏塗窟。
當年原本講好,要和台北、宜蘭同時行動。
但是12月28日,正當一群領袖還在台北文山堡灣潭的徐祿家裡,相議武裝起事之際,消息忽然來報,說林李成已經在三貂堡四份庄的烏塗窟舉事了。
這比約定的日子早了五天。
這一擊,讓台北城的警戒提高,也使得日本的增兵提早出發。
那時候,抗日領袖林李成藏匿於烏塗窟附近,計畫初一早、也就是過年夜31日晚上,
約定配合各地抗日組織攻打台北城的同時出兵,一舉趕走日本人。
但是林李成為什麼提早行動?比較可信的講法是,
日本人先發現到林李成的行蹤,準備突擊來抓人。而林李成則早一步得到這項密報,
所以乾脆先發制人, 等人來打不如先打他。
日本軍當時在烏塗窟設有通信站,並派兵駐守。
1895年12月28凌晨2點,林李成的兵勇2000人於烏塗窟及頂雙溪提早起兵,殺日本軍30人。更繼之再向瑞芳推進,準備取基隆。
500名林李成的部隊經過兩日苦戰,在30日把瑞芳打下來。但31日中午旋即被基隆來的日軍奪回。
瑞芳失利,要在基隆阻斷日本援軍的計畫落空了。
所以 1896年元旦事件可以說,就是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烏塗窟開出第一槍。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