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學校攜手社區 共創微水力綠能教育新典範

2025/09/12 07:19
355次瀏覽 ・ 13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10
檢舉

       臺灣地勢山高水急,是發展水力發電的優勢環境,而水力發電也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再生能源之一。爲激發年輕學子對環境,科技及能源教育的興趣與重視,2025年「第九屆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於花蓮縣吉安木瓜溪畔的初英微水力環境教育場地舉行。

照片
照片

       由民間團體發起的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今年已經邁入第九年,歷年來各校的師生們發揮創意,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微水力機組。龍華科技大學在大專組比賽中表現亮眼,連續五年獲得第一名,在初英山社區的大力協助下,師生們更將冠軍機組帶入水圳,實地測試其穩定度與發電效能。

照片

       龍華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系副教授蕭瑞昌說: 寶珠姐她是初英山協會還有環保聯盟的這個理事嘛,那她很有用心,她想要在地創生,想要把這一個最好的放在這邊,我的水還有風,它還有這一個太陽能,它把它結合起來,那應用在整個社區,我覺得他這個理念跟我蠻契合的,所以我們就把我們得到冠軍的機組就來配合她,我們來這邊做測試。

照片

       龍華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系助理教授吳常熙說: 向下紮根很重要,讓這些從高中他們就開始接觸,到大學端繼續來接觸,那我們每次比賽都會有一些就是原理的講解,還有一些經驗的分享,然後還有場域的一些狀況跟交流,我覺得這樣的整個配套措施,可以讓臺灣在水力發電上面能夠落實紮根,那這條路將來有更多年輕人投入到這個業界,業界做出來的東西就會更成熟,就有辦法跟國外的技術來做比較。

照片
照片

       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自2016年開始推動微水力發電,並舉辦九屆全國高中與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其背後的重要推手是長期關心環境議題的社區靈魂人物 鍾寶珠。

       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鍾寶珠說: 我們ㄧ直覺得我們這邊的水圳資源這麼豐沛,那我們想要找到一個可以落實的基地來告訴政府說,民間發電這樣其實可以取代比較大型的開發是有可能的,然後再來就是教育對於小水力發電這件事情,在十年前是觀念是非常弱的,所以我們跟總會這邊在討論,是說那來做一個科普普及的活動,那什麼最好就是小水力發電比賽,所以這樣開頭到現在已經辦了第九年,那這個九年的過程也看到了,學校參與的過程機組越來越成熟,然後我們也看到了連續五屆的龍華科技大學,它甚至有可能可以商品化,就是說這個過程真的是十年有成。

照片
照片

      鍾寶珠進一步說明打造韌性社區與推動社區能源自主,對提升在地永續與應對氣候挑戰具有關鍵意義。

      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常務理事鍾寶珠說: 我們一直覺得現在氣候變遷降雨尺度的改變,跟看到南部的風災,西部的大淹水,那還有我們花蓮0403大地震之後,那這種的韌性的社會,韌性農業的這個社區必需被看到,那我們剛好架設有那個微水力發電還有太陽能,結合「太水」的雙綠能,剛好足以支撐我們辦公室的電網。再來就是我們有多餘的電,我們供給馬場,還可以路燈使用,那基本的維生系統就被建立起來了。我們率先實踐綠能生活這件事情,還有就是能源自立,我們沒有仰賴國外的能源,這件事情是重要的,所以我一直在找我能源自立的策略跟可能性,那我就覺得我應該從微水力發電,這樣的起始開始,那有一天漸漸地大家也看到了,好像是一個機會,那我們現在結合學校,甚至未來就結合企業過來,我們一起來推動類似初英山社區這樣的一個示範基地,只要我們這樣的一個概念,能夠一年推展十個,十年下來不得了,小兵可以立大功。

照片

              公民記者 小柚子/葉淑蓮 花蓮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