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青年回饋部落:2025世界青年部落社區服務英語夏令營圓滿落幕
國際青年攜手回饋部落:2025世界青年
部落社區服務英語夏令營圓滿落幕
溫馨圓滿,愛與傳承的五日旅程
{屏東/泰武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為期五天的「2025年世界青年部落社區服務─國小英語夏令營」,於昨日在屏東縣泰武鄉吾拉魯滋部落畫下溫馨句點。這場跨越語言與文化界限的盛會,集結了來自臺灣六個原住民族群的青年,以及遠從吐瓦魯、馬紹爾群島、貝里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澳洲、紐西蘭等國而來的國際青年志工。他們都是原住民族委員會「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的歷屆學員,藉由這項暑期社區服務計畫,將所學回饋部落,不僅陪伴孩子們在歡聲笑語中學習,更在彼此心中種下友誼與文化的種子。
青年實踐承諾,跨越國界的服務熱情

這場意義非凡的夏令營,源於去年聖誕節的一場文化交流活動。當時,這群青年在部落深刻感受到土地的溫暖與人情,臨別時,他們主動向部落許下「再回到部落」的承諾。這份來自青年的自發性熱情與回饋精神,獲得了原住民族委員會的大力支持。曾智勇Ljaucu·Zingrur主委在閉幕式上動情分享,原民會迅速響應這份承諾,正式啟動了這項暑期社區服務計畫。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英語教學營隊,更是原民會長期以來推動原住民族青年培力與國際交流的具體展現,讓學員們能將知識化為行動,回到孕育自己的土地上,播撒希望。

課程豐富多元,孩子們在遊戲中學習
在為期一週的營隊中,吾拉魯滋部落的孩子們不僅在青年志工的帶領下,學習基礎的日常英語對話,更在充滿趣味的課程設計中,體驗到世界各國文化的魅力。青年們運用自身在國際培訓中的所學,將各國的歌謠與舞蹈融入教學。課程中,孩子們興奮地學習吐瓦魯傳統的草裙舞,感受太平洋島國的熱情;也跟著馬紹爾群島的志工,一同唱起海洋國度的古老歌謠。這些跨文化的教學活動,讓英語學習變得生動有趣,打破了傳統課堂的框架,讓孩子們在輕鬆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吸收新知,同時也對異國文化產生濃厚的興趣,拓展了他們的視野。

主委溫情致詞,期許部落青年接軌國際
閉幕式當天,曾智勇Ljaucu·Zingrur主委親臨現場,見證這場愛與服務的成果。他表示,看到這群青年堅守承諾,用行動展現對部落的愛,感到無比欣慰與驕傲。主委強調,原民會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推動類似的青年培力與國際交流計畫,這與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的多元文化教育政策相呼應。這項政策旨在讓臺灣的原住民族文化能與國際接軌,同時也讓國際友人有機會深入了解臺灣獨特的原住民族文化。他深信,透過這種雙向的交流,不僅能提升原住民族青年的國際競爭力,也能讓全世界看見臺灣原住民族的獨特魅力。

扎根在地文化,培育新世代國際人才

這場夏令營的成功,不僅體現在孩子們英語能力的提升,更在於它所傳遞的深層意義。它向部落的孩子們證明,他們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只要敢於築夢,就能勇敢地走向世界。同時,也向臺灣與國際青年們傳遞了「飲水思源、回饋在地」的價值觀。原民會期望,透過這樣的持續性計畫,能夠從小培養部落孩子們的國際視野,讓他們在擁抱世界文化的同時,也能深刻地認同自我,珍視自己的文化根源。這場夏令營的結束,不是一個句點,而是下一個夢想的起點,預示著未來將有更多充滿熱情與使命感的青年,投身於部落的發展與文化的傳承之中。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