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5A精準打擊新突破!首次由小型無人機導引投彈!

F-35A首次由小型無人機導引投彈(圖片取自美國空軍網站)
美國新創公司 PDW 近日宣布,已成功利用 C100 四軸無人機 搭載 STAG5 雷射目標標示器(LTD),首度為 F-35A 隱身戰機 引導雷射導引炸彈命中地面目標,開啟「無人機協同導引空投武器」的新篇章。
In a groundbreaking test, a small quadcopter UAV successfully designated ground targets for an F-35A Lightning II, enabling precision strikes with GBU-12 bombs.
🔹 測試細節:從 1000 公尺到 2000 公尺
測試中,C100 無人機在 1000、1500、2000 公尺 距離外,分別以雷射照射目標,F-35A 隨後投放 4 枚 GBU-12 惰性炸彈,並 全部精準命中。這證實 小型無人機 能在複雜地形與城鎮環境中,協助戰機執行空地協同打擊。
All four bombs hit their marks, demonstrating UAV-enabled precision even in complex terrain.
🔹 降低風險:取代低空目獲
傳統上,空軍或陸軍的 JTAC(聯合終端攻擊管制員) 需要冒險接近前線標定目標,或依靠大型無人機在低空操作。但透過 C100 這類 Group 2 小型無人機,即可在安全距離外完成目獲,大幅降低風險。
Small UAVs can replace manned aircraft or larger drones in dangerous low-altitude targeting missions, reducing operational risk.
🔹 多元應用:不只標定,還能火力輸出
PDW 強調,C100 不僅能執行 ISR 與目獲,還能 搭載榴彈發射器或其他感測器,轉型為多用途火力平台。去年底,美陸軍已與 PDW 簽約,將 C100 交付 印太、歐非與中東地區 部隊部署。
Beyond target designation, the C100 can be weaponized or configured with diverse sensors, giving ground forces flexible fire support options.
📌 總結 / Conclusion
這次測試代表 戰場火力支援模式 的重大轉型:
-
無人協同導引(Drone-Lased Precision):小型 UAV 成為隱形戰機的「眼睛」。
-
跨軍種整合(Joint Force Integration):空軍、陸軍 JTAC 可共享標定資訊。
-
降低風險(Reduced Risk to JTACs & Pilots):不需讓人員或大型載具暴露於低空威脅。
The test signals a paradigm shift: drones as force multipliers, making 5th-gen fighters like the F-35 even more lethal and survivable.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