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失落的三地門大社家園與排灣族Ravar王國永恆的根

2025/08/14 14:28
148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2
檢舉

失落的三地門大社家園與排灣族Ravar王國永恆的根

(屏東/大社訊 記者/程德昌Valjeluk Katjadrepan)

照片

         立法委員伍麗華辦公室今日發布一則沉重且急迫的災情報告。因連日豪雨,屏東縣三地門鄉「原鄉大社舊部落」發生大規模崩塌,造成嚴重災情。伍委員心繫部落族人,於第一時間前往現場勘災,呼籲各界正視原鄉土地安全問題。

        崩塌位置位於部落國小右側的「野地廚房」往墓園方向,整個山體宛如被撕裂般,土石傾瀉而下。更令人心碎的是,已有兩戶人家在這場災難中,隨著崩塌的土地一夜消失。這不僅是一場天災意外,更是一場關於家園存亡的浩劫。

失落的家園與永恆的根

照片

        大社(Paridrayan),這個古老而神聖的名字,是排灣族Ravar系統的發源地。伍立委表示,其上上一代祖先亦來自「大社」,這片土地不僅是單純的部落,更是承載著無數記憶、文化與生命的根源。八八風災後,大社村被迫遷至「禮納里」,但許多族人,尤其是那些固守傳統價值的老人家們,從未放棄回家的念頭。老人家們常說:「肚臍落地處是不能忘記的,因那裡給了我們生命。」這句話道出了原住民對土地最深刻的依戀與敬畏。

        這些年來,儘管環境艱難,仍有許多族人選擇回到這片祖靈之地。在外界看來,他們或許是「傻子」,但他們卻是這片土地最堅定的守護者。他們的孩子們在這裡長大,不僅學會了與大自然共存,更將這份對土地的愛化為實際行動,經營起「野地廚房」,將多餘的收穫與愛山愛水的朋友們分享。然而,這一切,卻在無情的土石崩塌中,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一場早該被正視的危機

        伍立委指出,這場崩塌並非毫無預警。去年的五月,她曾與行政院張景森政委及相關單位一同來到這個地點,共同研商部落的未來與安全。當時,各方就已意識到這片土地存在著潛在的風險,然而,天災的威力與速度,卻遠遠超乎所有人的想像。這次的崩塌,再次敲響了警鐘,提醒各界,對於原鄉部落的土地安全,我們的努力仍遠遠不足。

        族人們常向伍立委表示,無論遇到什麼天災地變,他們都必須回到老家,不能讓土地荒廢,因為這是Ravar的根,命脈不能斷。他們不願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家園「死」去。這份對根的執著,或許在現代社會看來難以理解,但當人們走進山林,聆聽風的低語,就會明白,這份情感是多麼純粹而強大。

立即救援與長遠重建

        伍立委強調,當務之急是全力投入搜救工作,確認是否有更多的族人受困,並妥善安置所有受災鄉親。同時,她要求相關單位立即啟動地質調查,評估崩塌範圍與潛在風險,確保後續救援與重建工作的安全。

        更重要的是,必須從根本上思考,如何守護這些世代相傳的家園。石板屋、山林、河流、狗兒,以及那些守護著這片土地的族人,他們所種下的每一份生機,都值得我們用最大的努力去保護。我們不能讓這場災難,成為大社舊部落的終點,而應該讓它成為一個轉捩點,讓我們重新正視原鄉部落的土地正義與安全。

        伍立委表示,她將持續與中央及地方政府保持密切聯繫,爭取最即時的資源與協助,確保每一位受災的族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置與照顧。同時,她也將全力推動相關法規與政策的修訂,讓原鄉部落的土地安全與發展,能有更全面、更長遠的保障。

        伍立委向所有大社的族人喊話:「請不要害怕,你們不是孤單的。我們會一起面對,一起重建家園。這份對土地的愛與執著,終將成為被歷史記憶的永恆。」

照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