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乙未保台公園 化身歷史教室

2025/08/12 06:45
372次瀏覽 ・ 48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4
檢舉

“我們這乙未保台公園1895嘛,它的前身是一個公墓,平鎮區的一個公墓。其實是不太敢去用這一塊地。”

過去令人避之不及的荒地,現在卻是一片綠意、生機盎然。這裏是平鎮的乙未保台紀念公園,它跳脱傳統,融合歷史與地景設計訴説百年前的乙未戰爭故事。讓歷史不只是書上的文字,而是可以觸摸可以感受的體驗,也讓這裏成了在地教育的最佳場所。

照片

SB 導覽志工 莊秋香

我們這公園就是有文學有歷史有故事的,還有親子活動的,所以它的設計是很棒的。我們這個公園它是地景公園,那這個公園的成型就是義民公園加上復興公園,所以就會有一個乙未之環。現在在他們(當地)的小學來講,已經導入了他們的教科書。

照片

1895年清朝割讓台灣(馬關條約),桃園這一帶的義勇軍曾經起義抵抗,乙未戰爭就在這裏爆發。雖然最終寡不敵眾,但他們守護家園的精神,卻成了後人紀念與傳頌的故事。園區處處以「圓」為設計意象,象徵族羣融合共同抵抗外侮。

照片

SB 導覽志工 莊秋香

我們公園上面的設計來講的話,還有你會看到一個圓形的建物,像乙未之環就是一個圓形,「圓」代表什麼,代表圓融,大家的團結。那就是因為戰爭就會有裂縫,犧牲,所以用「圓」來來補足它,來圓滿它也是象徵大家的團結。

照片

公園裏最吸睛的便是這座名為「乙未之環」的空中跨橋,它以高架不落柱的設計環繞著道路兩旁的綠地與池水,不同於傳統紀念碑的「仰望」,這裏讓人用「走」的方式去理解歷史。以圓形連接了不同區域,也象徵縫合曾經的歷史創傷。橋下的清水模紀念牆與無邊際半月水池,以極簡形式訴説沉重的歷史,水池倒映著天光雲影,這裏不只是美拍景點,更是一個反思與感懷的場所。

照片

SB導覽志工 莊秋香

清水模的設計就是因為尊重我們這塊地,早期是它是一個墓地,所以我們是一個尊重他所以用清水模來紀念。而且今年是(乙未戰爭)130週年,就是用很虔誠的心,也不是用什麼花花綠綠建設這樣是一個尊重。然後上面有差不多有300坪的半月池,那這個半月形的功能也是仿照早期台灣有錢人四合院,他們前面會有一個半月池,它的作用是什麼?第一個像早期有一個大缸裝水,它是防火作用消防作用。既然是半月池就有水,它水是源源不斷的,那水又代表什麼代表「財」。

照片

而這些地景設計不只是靜態的紀念,也成了孩子們親近歷史體驗文化的教室。

照片

SB東安國小 學生

以前老師有帶我們來過這個公園,然後就跟其他公園比起來,這個公園可以讓我瞭解台灣以前發生過的歷史,一般其他的公園都是在做遊樂設施讓小朋友玩的,然後覺得這邊不像一般的學校學歷史要看著課本學,這邊可以邊玩邊學歷史。

照片

SB 家長

然後帶他們來到這個公園呢,他們可以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那甚至他們可以實際觸摸到這些歷史的古蹟然後邊玩邊學,我相信應該對小朋友在學習上或者是在歷史傳承上,那他們一定會更有實際有感覺甚至能夠加深他們的印象,然後讓他們更能夠了解這一塊歷史。

照片

乙未保台紀念公園不只是紀念一場戰役,更是一個讓歷史在日常被看見被感受的地方。在這裡,記憶與文化也將繼續代代傳承。

照片

你可能也會喜歡

2018穀稻秋聲草地音樂會

櫻花
4,148 1 64

PJ魚菜共生農場

傅志仁-傅土豆
8,865 0 109

池上划很大

櫻花
6,688 0 98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