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生命 繪出希望色彩 失親兒藝術營開啟療癒旅程

為讓失親兒少不因家庭變故而喪失探索未來、尋找夢想的機會,失親兒福利基金會自2015年起舉辦「小星星繪畫比賽」,至2020年間,已有近1500名來自全台的失親兒少參與。今年暑假再度推出《夢想品格藝術營》,聚焦台中、彰化、雲林與嘉義等地區,共邀請30多位學員參與,展開一場充滿想像與情感的藝術旅程。本次營會以「童心未泯的藝術之旅」為主題,邀請專業師資群引導學員們在創作中找回純真快樂,透過豐富的藝術表達練習,讓孩子們用色彩描繪內心世界、以想像力築構未來藍圖。
課程包含多元面向:在「用顏色說出情緒」課程中,孩子們學習辨識情緒,嘗試以色彩與符號表達感受;在「尋找自我」創作裡,孩子畫下現在與理想中的自己,與內心進行深刻對話,過程中也悄悄埋下希望與目標的種子。此外,水泥器物與手作公仔課程激發孩子們的創造力,將日常物品賦予新生命,展現內心多彩的想像與夢想。而在集體創作的過程中,孩子們透過「身體線條」進行合作繪畫,從一開始的混亂無序,到後來主動溝通、整合構思,每一筆都蘊含討論與創意,展現驚人的團隊默契。營會也融入品格教育的深度引導,讓學員們練習表達未曾說出口的「感謝」,逐步建立正向的人際連結,重視才藝、品格與心靈層面的全方位發展。
在創作中遇見彼此 畫出療癒與希望
在《夢想品格藝術營》成果發表會上,失親兒福利基金會-顧美德執行長深情表示:「所有的相遇,都是一期一會。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明天是否真的會如期到來。」她強調,藝術營不只是一場提升繪畫技巧與美感的課程,更是一段重要的療癒旅程—孩子們在創作過程中,不僅看見了自己,也遇見了與自己有著相似生命經歷的夥伴,彼此扶持,一同成長,「藝術能夠觸碰心靈最深處的傷痛,孩子的內心確實有傷,而這些傷痛需要被看見、被理解。」透過畫筆,孩子們得以表達平常難以言說的情緒與經歷,也與自己展開深刻的內在對話,讓藝術成為自我療癒的橋樑。
同時,財團法人華碩文教基金會-林玉楓主任也在發表會上分享:「在生活中保有喜愛的事物與嗜好,會成為支撐你走過艱難時刻的重要力量。」她鼓勵孩子們保持初心,童心未泯,永遠對這個世界保有好奇與探索的勇氣。「不論未來遇到什麼困難,但請記得,你並不孤單。失親兒的老師與同學,始終站在你身後,默默守護你。只要你願意轉身,我們都會在你身後撐住你。」
不只是畫布 而是心靈的交會點
舞台上學員小歐與我們分享他完成集體創作的心路歷程,比起作品本身,他更在意的是這段「一起創作」的過程,能夠全心投入,沉浸其中。創作的第一步,是將每個人的身體輪廓描繪在三張畫布上,那是我們留下的痕跡,也像是把彼此連結起來的開始;接著進入著色的環節,組員間沒有太多計畫——只是憑直覺、照著自己感覺,隨性的創作。但是最後的成果,三張畫布的風格、色塊與整體氛圍,自然地契合在一起,就好像我們心靈相通一般,感受到了創作的奇妙與團隊之間潛藏的連結與默契。
基金會相信這三張畫布,不只是色彩的組合,而是承載了每一位組員獨一無二的想法、理念與創作視角,成為孩子生命中一段真摯而美好的見證。
畫筆繪出心的橋樑 創作種下希望的種子
這場藝術營,串聯的不僅是顏料與畫布,更緊緊連結起每位孩子內心的情感與希望。在創作與陪伴中,他們學會了表達情緒、勇敢分享、並重新相信他人與自己。那一筆筆色彩,繪出的是療癒與成長的軌跡。未來無論前方如何,這些創作所留下的記憶與支持,將化作他們心中最溫暖而堅定的力量。
特別感謝
財團法人華碩文教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北市禾伸堂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
太格特殊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英仕教育基金會
財團法人台灣新光保全文化藝術基金會
關於失親兒基金會
失親兒基金會前身是孤兒福利協會,於民國57年成立,在96年7月轉型為基金會,幫助父母雙亡或其中一方過世的孩子及家庭,多年來第一線用心服務的成效,在100年及105年台北市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評鑑獲得優等。目前全台共有14個服務處、3個服務站,服務約5700名失親兒少,各縣市失親兒個案數字仍持續增加中。基金會提供獎助學金、急難救助、心理輔導等各項全人關懷服務,每年為失親兒舉辦夏令營、體驗教育等活動。誠摯邀請您一同加入關懷的行列,陪伴失親寶貝平安喜樂的長大。失親兒通報專線:0800-257-882官方網站:http://www.orphan.org.tw/、臉書:失親兒基金會、IG專頁:orphantw。
邀請單位:財團法人台北市失親兒福利基金會
媒體聯絡人:發展部宋憶嬌主任
聯絡電話:02-2747-7555#105,0916-995-365
媒體聯絡人:發展部李順順專員
聯絡電話:02-2747-7555#222,0931-937-333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