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用耳朵看世界 「世界聆聽日」寧靜走讀找回聲音的美好

2025/07/22 07:57
446次瀏覽 ・ 52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9
檢舉

       今天是7月18日,然後是有一位加拿大的音樂家,他的名字叫莫瑞·薛佛(R. Murray Schafer),然後他是被所謂的稱為聲景之父,聲景的概念是他很早,大概一九六幾年、七0年的時候,他就提出這個世界其實不光是眼睛看到的風景,還有聲音的風景,所以他就提出Soundscape這個概念。Murray Schafer 這位音樂家,他用音樂家的耳朵,邀請大家重新去聆聽這個世界,因為世界越來越吵,那你會發現一個現象,其實大家越來越不願意聽,那所以今天我們早上會有一個活動,就是叫做quiet-sound walk寧靜走讀。

照片

   台灣聲景協會於七月十八日「世界聆聽日」在中和四號公園舉辦寧靜走讀活動,引導參與者用耳朵聆聽城市中的自然與人為聲音,重新認識聲音與生活環境的關聯。

       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范欽慧說: 很多的聲音的聆聽,如果我們願意讓我們自己靜下心來,你就會發現,其實我們跟這些聲音是緊緊聯繫在一起,我們就是在這個聲音的世界。發現我可以聽得到樹上的葉子搖動的聲音,我甚至可以聽到葉子掉到地下的那個咔啦那樣的聲音,所以開始會覺得聲音會變成很多的細節,然後就有很多的層次的聲音,你會覺得現在聲音好像都糊在一起,可是你如果把那個聲音一個個像Delete掉那樣,聽到這個聲音知道牠是什麼~松鼠,所以你可以聽到沙沙的松鼠,還有剛剛那個鳥還有很多的鳥綠繡眼飛過去。

照片

              照片提供:台灣聲景協會

       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范欽慧說: 我們事實上是生活在一個很喧囂的一個世界裡面,那我們在這樣子的城市當中舉行寧靜走讀,就是希望能夠幫助現代人能夠打開耳朵,聽到不光是人類的存在,還有各種各樣生命的存在,唯獨去覺察其他生物的這樣的聲音之後,我們才能夠創造一個相互能夠共存共榮的一個比較美好的世界。

照片

             照片提供:台灣聲景協會

       台灣聲景協會創辦人范欽慧並進一步説明寧靜走讀的精神:那個寧靜走讀一個很重要的一個精神,就是懷抱著一個我們說慈悲啊,就是compassion的一種精神,那這個精神我們也可以把它說是像一種觀音學,那觀什麼音呢,那就是三個層次啊,包括觀賞聲音,觀察聲音跟關心聲音,我們關心聲音我們就要知道噪音怎麼會影響到我們的耳朵,那觀察聲音就是要去了解,希望自己也不要是成為一個噪音的來源,那觀賞聲音,我想很重要的是如何建構一個聆聽的一種素養跟美學。

照片
照片

       台灣聲景協會理事長說: 在現代社會中,因為到處都有噪音,所以我們慢慢可能在很多場合,都忘記聆聽這件事情對我們的意義,那我們今天透過這個活動呢,比如說早上在公園的時候,那我們藉由昨天這個萬安演習的期間,我們去錄製了演習前演習中演習後的這個聲景的變化,讓我們可以發現說,在去掉了人類製造的噪音之後,到底這個我們的周圍的環境裡面有什麼樣的變化,我們聽見了什麼不一樣的內容,重新去找回說聆聽,讓我們跟世界跟這個城市的連結的關係,平常被埋沒在這個噪音裡,那當這個噪音消失的瞬間,我們是怎麼樣重新去察覺到它,那希望啊就是往後透過這樣的一個察覺,我們可以慢慢的調整我們的行為慢慢的把這個聲景的,創造成一個更理想的一個環境。

照片

         公民記者 小柚子/葉淑蓮 台北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銅鑼杭菊朵朵開

tuma
7,925 0 12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