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閲讀成為行動:瑯環書屋的經營與堅持
希望有機會為盧正
爭取他的清白
還他的冤枉
希望你們能夠一起為我申冤
讓盧正案能夠重新再審
提起非常上訴
謝謝你們
謝謝
(記者)
在瑯嬛書屋,這樣的聲音從來不是偶然。這裡的選書與活動,總在回應那些容易被忽略、卻不該被遺忘的議題
其實我們也同樣關注其他的一些社會議題
所以其實有一些NGO組織
就是他們會主動的來找我們
如果我們覺得說
他們的理念是跟我們的理念相近的
那原則上就是
我們很歡迎他們來我們這裡辦活動
(記者)
不論是司法的沉默,還是性別的不公,在這裡都能找到被理解的可能。它不只是一家書店,更像是一個給脆弱與困惑暫時安身的地方
因為女性可能
她在面對家庭跟職業的選擇的時候
她不管是不是出於自願或非自願
她可能還是會被迫的以家庭為重這樣子
這種觀念上的努力其實是更困難的
就是法條上雖然可能規定了種種
實質上人們的觀念沒有改的話
那那個推進就還是很困難
所以在這之前就變成說
我們這種書店就還有努力的空間就對了
(記者)
儘管法規逐步推動平權,女性在家庭與職場之間仍常面臨不對等的選擇。觀念的改變往往比制度更慢,而瑯嬛書屋也正嘗試透過選書與活動,持續在這條路上努力
我是覺得我始終
也很慶幸可以自己能夠維持在這條道路上
(記者)
在多數獨立書店陸續歇業的情況下,瑯嬛書屋選擇以性別與社會議題為核心,希望成為一個讓人思考、討論與閱讀的空間。
書店以外的世界總在改變,但有些人仍願意堅持他們的選書,他們的立場,他們所相信的價值,而這也是瑯嬛書屋始終存在的理由。
公民記者朱凱葳桃園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