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 宋德仁局長 透保水條例(2/3)
緣由:報導「訪談-宋德仁局長 透保水條例(1/3)」
時間:114年4月17日(四)
地點: 新北市
-----
其實事後抽查的機制 是蠻重要的
因為很多是 做完了就不使用
那反而 造成這邊的負擔
你講到重點 其實我現在最困擾的
就是說 他到底有沒有操作
像我量這麼多 我新北現在已經
一萬多件 大概有兩百多萬立方公尺
可是 我沒有辦法
知道他是不是 有在操作
所以其實 這個操作 才是最重要的
你設施弄了 其實很多 怕管委會
其實他如果進水 他又要抽水 又要去清理
又要花一筆錢 所以很多人...
可能他根本 就不讓水進到透保水設施
所以這個大概 我們要去處理的重點
我也請他們說 這個東西一定要...
那我們現在就大概 那一場雨
我們現在有規定 就是說
你如果 有達到 這個量體的時候
包括有 豪雨特報的時候
他每10分鐘 他要做一個記錄
這個東西 我們以後我們會去查
就是說 你會操作
你要去 拍攝記錄水位 跟那個要做記錄
那我們新的案 可是我覺得這不是辦法
講實話 你要這個 勞民傷財
那後來 我們現在新的案
我們現在 所有新案
會要求 他要裝水位計
那就會 自動傳訊息
所以水位計的 水位變化
我們就知道 你這個東西 到底有沒有在操作
大概目前 是用這種方式
那這個 可能也是要請公會
再幫我們想想 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可以去做這種 維護管理的監督
因為 我覺得這個 才是一個重點
許可 許可不重要
你是講 你這麼多量
可是 真正大雨 來的時候
你到底是 有多少 是真正有用的
這種就是 跟很多 很多那個
其實很多那個汙水社區 那種專用的
我以前 早年在 水利局的時候
很多社區 其實都不操作
那晚上他就...因為操作需要錢
要錢 要電費 要水費 要什麼的
所以 這種東西 就是很重要就是
我們現在覺得 下一步重點
就是怎麼去加強 這個監督的機制
這個可能 未來還是要
因為 我沒那麼多人力 還是要
還要麻煩專業的公會 幫我們做這一塊
你們也可以 幫想想看 有沒有
哪一種方法 就是最好
我們現在想到說 水位計可能是
用那個監測 比較好
可能比較好
但是舊案 就沒有裝
但新案 我們現在新案都會要求 裝水位計
那局長 還沒有想說
未來要推動哪一些
哪一些 更計畫性的方案
其實現在...
其實我們量體 是比別人嚴格
像水利署就兩公頃
我們大概1公頃 以上的大型開發
我們就管控
其實我們已經比人家 走在前面
以前是 從零到那個 都要
後來就是 反應太激烈
後來才改 本來是...
我們是任何量體 都要做
後來就是 人家反應 我們覺得說
那個可能影響 後來我們就是
0.1到1 做一個管制
那這個 水利署其實現在
現在 他大概會整個檢討 放寬到1
就是要 也要往這個比較嚴格
那他如果建案 會放寬到0.2
那我們現在 其實 0.1 都比他多
所以我們大概 都已經走在前面了
但是 我覺得 這個東西就是
透保水東西 但是 其實...
新北現在 能夠想的辦法
像我我們講的 我們環境 其實很惡劣
我不是什麼地方 都可以去挖滯洪池
所以像我們現在 連那個地下道
我們現在 那個天橋跟地下道
都在廢掉 對不對
像我現在 也做了三個地下道
工務局地下道 要廢掉的時候
我叫他說 你不要廢 交給我
我就把他 當滯洪池來用
所以 在地下道 沒有在走的地下道
也能當滯洪池
那其實我這幾年我覺得
我會跟 水利署 建議
現在要做滯洪的最好的地方 是公園
像其實 因為你 學校是好
但是學校 上課老師 還是家長 有壓力
但是我公園是..像我那個壽德滯洪池
我就跟 署長他們講
說你們 這種逕流分擔 其實用公園
第一個 我們以前公園 老公園
平面的 就是幾棵樹
沒有什麼設施 會去的 都是一些老人乘涼
可是我們壽德 壽德新村是那個韓院長
以前他在那邊出生 那邊長大的
那裡是一個眷村
壽德公園 也是一些老樹
那以前 沒做以前 是一些老人家
一些退伍的老榮民 會在那邊休息
根本沒有人 在使用公園
就是幾棵大樹
可是我們後來為了 環球百貨
那邊以前是 積淹水的熱區 中山路
那莒光路 狀況又不好
所以 我們其實整治 已經改善很多
但是我們希望 更保險
所以 我們在壽德公園
我們就弄一個下挖的 下挖公園
我們把他立體化 整個往下挖
往下挖以後 我做很多步道
讓他可以緩坡 可以散步
立體化以後 整個景觀植栽 再重新配置
然後 又做好幾個 兒童遊戲場
所以 現在你去壽德看
以前壽德 沒有年輕人
沒有小孩在那邊玩 就是老人家乘涼
你現在看 不管你隨時看
就是散步的 特別假日那個
幾乎遊戲場 都是滿滿的
所以 那個效果 非常非常好
就是把一個死的公園 把他活化 第一個
可是第二個 很重要
我當初會做 是當滯洪池用
所以 我把上游那些水
就是本來會 進到莒光路
中山路 我給他截到那邊
超過箱涵大概8分滿 就會進到那邊
那我那個 可以蓄到1萬2千多噸
而且是自動
他只要超過那個 就進來
然後他可以 蓄到那麼多
然後他退水 他也是自動退水 不用抽水機
就一個很漂亮的公園 平常很多人在用
下大雨的時候 就變一個滯洪池
我覺得 這個效果會非常好
所以 我是覺得 這一方面
水利署現在一直在推 逕流分擔
我覺得這個是一個 最好 最好
我給他建議說 其實要多利用公園
第一個 活化公園 第二個...
其實公園變 立體化 比較好
你有高高低低 散步 走路 還是甚麼
對你的視覺景觀 其實都很好
所以我們大概能夠想的 大概...
大概 都已經想到了
已經非常厲非常厲害
你要想 你以前住新北
以前新北大概下個雨 大概都是到處積水
你現在發現 現在新北 就很少 很少
主要就是我們透過這些 跟別人不一樣的設施
然後就是 像抽水站也去用
能夠用的 能夠滯洪的...
能增加的 我都盡量去使用
像我們那個預抽 最大功能
我把他的 洪峰時間 消減掉
像我講的 我們這一場雨
比如說 我這一場雨 降雨延時十個小時
那他的量 是固定的 十個小時下多少量
那以前如果照 抽水機的操作
箱涵八分滿 他可能要
第7個小時 第6個小時
他才要 開始抽水
所以 他等於 水位上來
可是 你水位上來的時候
外水 可能也上來
那等於你 尖峰跟尖峰 在碰
那我們現在不一樣
就是 我現在 只要抽得到
我抽水站抽到 開始下雨
我就盡量 把我的空間 清除了
就是不讓他 水位上漲
所以說 我把原來 抽4個小時的這個量
分十個小時抽
所以 我尖峰時間 也會錯開
他很安全 又增加滯洪空間 又把集流
然後 我那個預抽
最大好處就是 動態滯洪
就是我只要一直抽水 我的抽水機能量夠
他那個空間 會一直在
不會說 我一次就滿了
所以我們真的是 用盡能夠想的辦法
大概都已經想了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