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在地人說地方事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榮耀歸鄉民

2025/04/29 05:06
203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6
檢舉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成立於2022年7月,由民雄在地的鄉民和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團隊共同組成,致力於推動文化保存與公共參與,展現鄉民的草根力量。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執行長 呂慈芸

(我們協會主要的精神就是榮耀歸鄉民,所以我們會希望他們自己的歷史記憶是可以被看見、被保存下來的,再來是他們這些記憶很重要,他們會產生對這個地方的認同,那他們會願意開始付諸行動做這些公共行動,那一樣會回歸到榮耀歸鄉民,他的那個行動 他也會覺得有榮耀感,然後會有成就感。)

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計畫主持人(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理事)  管中祥

(非常強調以鄉民為師、向鄉民學習,所以我們會把邀請鄉民來當我們課程的老師,那當然學生就會去跟鄉民去做學習,那這個過程是一種身分的轉換,就是通常地方人都會覺得大學是比較有知識的大學應該來教我們什麼什麼,可是當你跟他講說沒有你才是我們老師,你可以教我們什麼的時候,我覺得對於鄉民的那個所謂的位置,或者他的自信心是會提高,而的確他們本來就可以教我們很多的東西,那這個也會讓學生對鄉民是更尊敬的。)

       透過現場導覽分享走讀民雄社區,走訪大士爺廟、民雄市場,以及一樂酒家和七星藥局,尋訪民雄百年來的變遷,讓社區記憶得以保存與傳承。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導覽員 吳桂芳

(這間菜市場其實從1909年就開始建成,那它的歷史其實在更早以前,因為這邊其實算是慶誠宮的廟埕,至少在1906年以前就有記錄,那1909年的日日新報其實就有提到政府覺得這邊的攤販太過於分散,然後也不夠有系統性的去經營,那他們就希望可以蓋個菜市場,可以把這些攤販全部都聚集起來,那時候的建築就是木造建築為主,就是有木造的立面然後還有木造的太子樓,但是在1990年代因為就是木造的建築年久失修,就開始出現一些漏水的問題,那政府就是在前面的立面加蓋一些磁磚 然後把木造的太子樓移掉,然後全部改成鐵架,就是鐵皮屋的狀況。)

七星藥局藥師 吳嘉文

(因為我爸爸以前剛開的時候,在這邊買地自建,因為我爸爸媽媽他們做人很好,而我爸是很拼的人,這兩個人剛好是絕配,因為我媽做公關、我爸做內務,所以那時候我爸我媽他們兩個人把店開起來,因為我爸他留了基礎給我,把他的藥房改變了,一些櫃子方式全部改變掉,但改變到我想做的那個方式在做,104年我兒子從大學畢業,他就說他要回來這邊接,但希望說他要接之前 幾年的時間在外面RUN一下再進來,看別人怎麼經營藥局、也待過醫院看醫院是怎麼作業,多了解一些醫療生態這樣子,他回來之後我們再著手這店的改造,他改造是因為我的收藏,搭配他喜歡做的感覺,就這樣碰撞出來。)

     推動文化保存與社區參與,不僅為民雄注入文化生命,也激發更多鄉民對家鄉的認同與驕傲。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執行長 呂慈芸

(大家去拍影片然後用自己的話 就是說你覺得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它經歷過什麼樣的事情,那你跟一個朋友講或是很多人講,那他懂了或者是他有感覺,那我覺得這也是詮釋轉換很重要的一個部分,那再來是我覺得很難很難的地方是我們可能去拜訪一個叔叔阿姨,然後他跟我們講,然後我們再重新出版,這比較像是我們單向在做這些事情,那我覺得最難的是要怎麼讓大家一起參與進來,然後他覺得自己做這件事有意義,然後他也有光榮感,願意說我也來出來導覽,或者是我來出來做一篇報導來跟大家說我們這邊以前發生過什麼事情,其實我覺得這應該是我們協會可能往後要慢慢再努力的一個方向。)

    保存地方歷史記憶、凝聚在地認同,持續與更多在地力量攜手守護這片土地上的歷史意義與文化價值。

公民記者 吳怡君 嘉義民雄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