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重新看見民雄 打貓街坊的深耕與實踐

2025/04/21 23:26
292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9
檢舉

        2025四月份的Try拍+我們來到了嘉義民雄,由一群關心地方的青年帶我們走入民雄街區,尋訪民雄百年來的變遷。

照片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理事吳至鎧說:其實起初這條路上面都是這個貨運行,因為過去這邊的這個貨物要南來北送,所以我們這邊有很多的這個台鐵跟縱貫路的那個公路貨運的一個蹤跡,在這邊有很多的鐵道倉庫,有很多的貨運嘛,很多的貨呢它們從台南高雄上來到民雄,就要換成台鐵,然後再走這個西螺大橋往北送到華山大草原,因為那裏是以前台鐵的一個集散的位置。

        大士爺祭典呢,其實是台灣坊間所稱,就是台灣的這個四大中元祭典之一,台灣三大中元祭典,我們説基隆中元祭,我們説頭城搶孤,我們説恆春搶孤,還有民雄大士爺祭典這四個,所以我們每一年的這個祭典呢,我們就會帶大家看這三天的祭典,從第一天的大士爺開光,到第二天的放水燈,到第三天的火化昇天,我們帶大家去實地走訪。

照片

       就是今天講三個部分,一個就是講文資保存,就是這裡跟藥局,然後在市場部分我們想要帶來的是議題,因為包括這邊在做很多的都市更新,跟很多新的建設都有可能會影響到這邊,未來整個都市計劃跟發展這樣子。那另外就是在談廟宇的部分,主要是去帶這裏的文史的脈絡,今天主要就是從文史,然後從在地議題然後從文資保存的觀點,去看這個地方的街廓的演變,還有街市的一個產業的變遷這樣子。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理事吳至鎧說:當時在重新修復這個空間呢,就有這樣子的起心動念,就希望說這個空間,可以成為一個說故事的空間,那我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回來這邊,我才有機會和中正大學重構大學路的計劃搭上線,然後成爲重構大學的計劃,它們民雄學的一個場域夥伴,然後才有機會在2022年跟這些計劃的夥伴 教授 助理啊,跟這些在地的其他鄉民一起成立這個打貓街坊文化協會。

照片

       七星藥局第三代吳至鎧,不只是藥師,他更與爸爸一起改造家傳三代的藥局,修復民雄最後一間酒家建築,帶地方文史小旅行。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理事吳至鎧說:那目前打貓街坊文化協會,跟重構大學路計劃,其實這兩個計劃跟協會他們所使用的空間,就是現在這個空間就是他們的辦公室,所以我們其實平常這邊都會有辦很多很多的活動,所以你們看到旁邊有很多海報對不對,我們大士爺祭典的時候,我們平常會辦像那種烈風講堂烈風,就剛剛説民雄舊的名字叫烈風,我們的主題包羅萬象,我們談社區營造,我們談藝術下鄉,我們談健康促進,然後我們也談在地的文史,然後我們也談這邊的就是相關的一些文本啊藝術的創作,還有老照片這樣子。

照片

        自2018年起 隨著「民雄學」課程的開辦,越來越多在地鄉民投入文化保存與公共行動,2022年民雄的藥師 郵差 老師 農夫 書店老闆等,來自各行各業的鄉民共同成立了「打貓街坊文化協會」,推動地方的公民參與、文化保存與社區營造,為民雄注入更多元而深耕的發展能量。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執行長呂慈芸說: 一本打貓街時光地圖,其實就是我們把在地的一些重新敍述的這些口述的記憶,還有一些文件資料整理以後,那我們會做一些出版,那這出版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這邊的在地人尤其是可能五六十歲退休的叔叔阿姨,他們來講自己家鄉發生什麼事,然後他對於這邊的認識是什麼,然後你來這邊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住在這邊的人很多人都是值得學習的,你不會因為你可能工作是怎麼樣子的人,或者是你讀書到什麼階段,然後你就不認識你的家鄉,或者是你就沒東西可以講,所以其實我們協會也慢慢在推説,導覽培力就是培力一些在地,然後去講自己認識的生活的地方跟故事這樣子。

        打貓街坊文化協會結合在地居民的力量,從文化保存、街區導覽到社區議題的推動,逐步累積出屬於民雄的地方學與行動力。他們以實際行動述說民雄的故事,讓更多人重新看見這片土地的價值,也看見它未來的無限可能。

照片

            公民記者 小柚子 嘉義採訪報導


你可能也會喜歡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