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藝術共筆流域文化  匯聚「我們從河而來」
  
      
        
          
      
 
用藝術共筆流域文化  匯聚「我們從河而來」
	圖/文 小喬流水
以下為FHD 高畫質youtube版本
	 
	OS01
	從歷史的詮釋來看台南400年的發展過程
	多元文化的交融與河流匯聚的水體環境
	充滿在人們與周遭環境的生活領域
	市府文化局與策展團隊  以台南六條溪流為創作發想
	今年暑假在台南市美術2館 
	辦理 「我們從河而來:流域文化 千年共筆」的藝術特展
	展示空間 將水文化的各種面向藝術實體化
	讓看展民眾重新思考水與生活彼此間的連結
 
BITE01.總策展人/龔卓軍 老師 講述以環境史來辦策展用意
OS02.
	結合各領域藝術家的田野探索與藝術創作
	展示空間共分為四大展間與五大主題
	以「河神聯境」為主題的3D沉浸式動畫
	將台南六大河流賦予具象的神格型態 
	藉此闡述對川流的痕跡與歷史事件的省思
 
導覽01.總策展人/龔卓軍 老師 講述河神聯境:八掌溪河神的動畫設計
另以海洋情境為發想的展示空間 
	藉機械動力船的裝置藝術品   
	刻劃出17世紀航海時代的海洋記憶
	現場也提供民眾 體驗VR虛擬實境
	藉由VR影像的方式  重現當時海口城鎮的樣貌
	也從印尼政治藝術團體的板畫作品裡 
	凸顯出原住民對大自然的視野與流域的觀點
 
BITE02.總策展人/龔卓軍 老師 講述策展要傳遞給民眾的用意
OS03.
	展間裡也結合劇場式的敘述展演
	從光影與色彩交織投射間
	演繹出雕塑件不同質地的視覺藝術
	策展團隊也利用河川常見的廢棄物件
	行塑出六條溪流與人生活裡 所賦予的藝術理念
	從中讓民眾去省思及關注水環境的永續議題
 
BITE03 看展民眾/郭庭蓁 
	BITE04.曾文溪流域研究者:楊宏裕老師 分享特展的感動
OS04.
	一場探詢水文化的倡議之旅  展期至10月13日
	期盼「我們從河而來」的藝術特展
	能喚起民眾 去省思人與流域彼此間的依存關係
	從環境的觀點與公民團體的共創裡
	來回應台南近百年 治理上所面臨的種種考驗
 
BITE05.總策展人/龔卓軍 老師 藉由策展的辦理 讓大家來正視極端氣候的種種考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公民記者/洪煥喬
	台南中西區採訪報導
<特別感謝>
	01.『我們從河而來』特展:總策展人/龔卓軍 老師
	02.曾文溪流域研究者: 楊宏裕 老師
	03.曾文社區大學: 黃蕙敏 主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址:721台南市麻豆區北勢里北勢寮70-11號
電話:06-5703100轉6131-6136|專線:06-5703122|傳真:06-5700191
	電子郵件:au0201@mail.au.edu.tw
	Copyright © 2024曾文社區大學All rights r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