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內容

嘉縣社造 以特色凝聚社區力量

2010/12/20 16:15
2,447次瀏覽 ・ 0次分享 ・ 0則留言
PeoPo推 0
檢舉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subtitles off, selected

      以下是公民記者  王玉瑋 潘信瑜 的報導

      原始報導連結:嘉縣社造 以特色凝聚社區力量

      1218 公視暗時新聞

      稿頭

      台灣推動社區營造多年,有許多成功的典範,嘉義有兩個社區,分別以木偶戲跟公共藝術走出在地特色,讓社區婆婆媽媽一起走出來,成功凝聚了社區力量。

       

      內文

      OS活靈活現的木偶劇,在嘉義民雄的福樂社區重出江湖,當地居民共同編寫了一齣融合歷史背景與地方信仰的木偶戲。

      訪問 福樂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許育仁
      起初你會覺得說 好像大家都不認識 好像有點困難 像這個木偶劇團 這個也是在營造人文

      訪問 嘉義縣社區營造中心協同計畫主持人翁瓊珍
      透過這樣的一件事 然後可以把社區的人凝聚在一起 然後讓他們一起共同去發現自己社區的特色 然後去討論社區的未來的發展

      OS社區營造有多元方式,福樂社區用木偶拉近民眾的距離,鹿草鄉鹿東社區,則請出婆婆媽媽一起來做公共藝術。

      訪問 鹿東社區居民柯義雄
      這樣看起來比較漂亮 不然太單調了

      訪問 鹿東社區發展協會理事柯柏森
      我們編制七百八十多個人 現在住在村裡的不知道有沒有兩百五十個 因為人口外流 鄉下難賺錢  大家都到外面去賺錢 所以說盡量讓這些婆婆媽媽出來,不然都窩在裡面看電視 先整理這個池子 這個池子以前都是寶特瓶 很髒亂都垃圾袋 那時候你沒辦法站到旁邊 非常臭

      OS鹿東社區居民合力改造大水塘,加上社區外牆的彩繪塗鴉,在駐村藝術家與居民構思之下,保留了農村之美。福樂社區跟鹿東社區的例子,又再次證明了社區營造沒有捷徑,重點是要找到地方特色、居民一起動起來,才能真正凝聚社區力量。

       


      你可能也會喜歡

      ▶︎ 01:57

      掌中有戲

      公視新聞
      2,212 0 0
      ▶︎ 01:24
      發言應遵守發言規則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

      • 文章屬於開放討論空間,回應文章的議題與內容不代表本站的立場
      • 於明知不實或過度謾罵之言論,本站及文章撰寫者保留刪除權
      • 請勿留下身份證字號、住址等個人隱私資料,以免遭人盜用,本站不負管理之責
      • 回應禁止使用HTML語法

      公民記者留言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