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不簡單的哈密瓜
  
      
        
          
      每一個鄉鎮都有它的特色的農產品
	這個哈密瓜
	是現在應該到過年的時候
	這個是一個很好的送禮的
	一個禮物
	我們這邊叫做頂山腳廣山
	隔壁村叫做下山腳玉山
	那以前都是種稻米
	種糖廠的甘蔗
	那我們從小的時候
	每年都會做水災
	因爲我們這邊兩公里處就是臺灣海峽
	每年一定是做大水
	每年一定做大水
	那每年種的東西
	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大概七八月的時候
	在收成稻子的時候
	稻子都在客廳裡面
	因爲淹水要搶收
	所以只要收成
	要快要收成的時候都是颱風天
	所以我們村子跟隔壁村都很窮
	那一直到了民國70
	大概78 79年的時候
	農改廠在推廣哈密瓜
	要不要試看看
	也許是一個改機
	改變那個家族的機會
	然後我爸爸就說好
	因爲他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怎樣改變經濟
	怎樣改變經濟
	後來就是農改廠也來輔導
	這個哈密瓜
	從79年開始種到現在
	我們村子的哈密瓜
	但是因為鄉下人很會種
	不會賣
	所以經濟大權都掌握在水果販的手中
	以前一箱才100塊
	100多塊都不符成本啊
	那後來由我接手以後
	我就開始算成本
	開始怎樣跟水果販交際
	那以前他們賣了
	賣了一個月以後才拿到錢啊
	那根本入不敷出
	所以從我開始以後就開始改變
	這個哈密瓜的一些操作模式
	那後來我們鄉長也很認真
	就開始廣告
	那我們廣山的哈密瓜就變成非常有名
	那這邊的哈密瓜之所以會好吃
	也要感謝
	第一個感謝我們這邊是靠近臺灣海峽
	因爲鹽分地帶
	鹽分地帶它裡面有一些成分
	它對哈密瓜的成長是非常好
	第二個要感謝冬天的東北季風
	東北季風
	那東北季風來的時候
	哈密瓜在成長的時候
	這個哈密瓜的果實
	他是在保護自己
	所以就冷熱冷熱這樣這樣交織在一起
	他把所有的成分
	水分甜度都鎖在哈密瓜裡面
	所以你在這邊吃到的哈密瓜
	會有一種鹹鹹的味道
	鹹甜鹹甜
	所以吃起來的話
	它特別好吃
	這個就是要感謝我們這個天氣
	跟跟地候的關係
	這邊種的哈密瓜這個都是隧道式的
	從整地到採收完成
	到送到那個客戶的手上
	要三十幾道工
	三十幾道工
	我們種哈密瓜
	本身又在這個隧道里面
	因爲它不能站高嘛
	所以整天都是在哈密瓜田裡面用爬的用跪的
	所以這個哈密瓜是很珍貴的
	很珍貴的
	有緣的話
	請各位來將軍區廣山里走一走
	這邊的哈密瓜真的棒
	一顆哈密瓜改變我們村子的歷史
	經濟每一戶都有賺到錢
	所以為什麼年輕人願意來回來種哈密瓜
	是因爲哈密瓜的時間短
	時間短然後經濟價值高
	所以這個哈密瓜算高經濟價物
	而且我們村子的因為知名度有打開
	這個嘗起來的味道也打開
	所以
	比別的地方的哈密瓜會好吃的原因
	也是會在這裡
	所以這一顆哈密瓜
	真的是不簡單的哈密瓜
	不簡單的哈密瓜
公民記者許家睿台南將軍採訪報導
    
          
回應文章建議規則: